1400名“美容师”全天作业,让河源市区颜值越来越高!

河源日报  河源日报     2021-12-23      0

首页 > 头条

1400名“美容师”全天作业,让河源市区颜值越来越高!




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近年来,我市城管部门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强城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抓好市容环境卫生整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颜值”。


城市“美容师”

绘就幸福画卷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背街小巷发现,道路环境干净整洁,垃圾及时清运、分类收集,整体卫生状况良好。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离不开环卫工人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在市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多达1000吨,全天作业环卫工人超过1400人,他们是最可爱的城市“美容师”。无论是烈日还是寒冬,他们起早摸黑,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赖亚莲是一名环卫工人,主要负责市区茶亭街周边的垃圾清扫工作,每天都要在自己的责任区域来回走动,巡视道路、清扫垃圾、定时上门收取垃圾、整理擦拭垃圾桶……18年来,她无惧风吹日晒,挥舞着手中的扫帚,用汗水擦亮城市的容颜。


赖亚莲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市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升,文明素质不断增强,会自觉将垃圾投放至垃圾桶内,共创舒适的生活环境。


她表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作为一名环卫工人,将继续坚守一线,提升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保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城市“洁净美”

提升市民满意度


建设美丽家园不仅仅有环卫工人的默默付出,更有志愿者的辛勤坚守。我市大街小巷时常有“红马甲”的身影,一块抹布、一把小铲子、一个喷壶是他们的劳动工具,他们深入街头巷尾,细心地对违法广告进行清除,为市民营造舒适整洁的环境。


摄影:黄赞福


谈及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家住市区兴源路的张浩航深有感触。他认为城市的改造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自己也从中受益。无论是出行、居住还是休闲,都能从中切身感受到变化。环境干净整洁了,心情也变得舒畅。


“河源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街道、公厕相较以前有了大改观,不再是脏乱差,更多的是洁净美,市民生活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市民王佳琳说,她将从小事做起,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共同打造和谐美好家园。





部门精准发力

共建美丽家园


近年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作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力军”,以提升市容环境卫生、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整治市容秩序、加强燃气安全监管为主要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大家形成“共建一座城、共享一个家”的共识。


摄影:黄赞福


今年,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市城管综合执法局通过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方式,着力在体制机制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宣传发动等方面精准发力、精心施策,通过实施“百亭工程”、组建生活垃圾分类“三员”(清运员、巡检员、监督员)队伍、在垃圾分类亭设置监控摄像头、接入“智慧城管”远程喇叭等方式,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印发了《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2021-2022)》《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指引》,规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标准。目前,市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开展率达100%,上城街道示范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0%。


市城管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主动担当作为,让城市变得更美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作出城管贡献。


如今,我市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变化,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实惠,街巷干净整洁,市区绿化亮化美化,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民不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周慧荷

编辑:林梓楷  校对:李雪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