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气第一方

  •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 2022-08-11 04:30:16

​​ 

 

我们都知道,气是生命的根本。气顺则百脉调和,气逆则脏腑失调。我们要想健康,就一定要让气顺。换句话说,中医治病,首在调气。

 

一、气顺则百病不生

 

清代名医吴谦认为:“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病从何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都知道自己能气顺。可是,气总是不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从生活和临床来观察,外感风寒、饮食不节、精神失畅都容易造成气机不顺,由此而百病丛生。

 

一方面,气为血之帅,气顺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逆则血逆;另一方面,气影响痰的化生,气顺则痰化,气逆则痰滞。俗话说,百病多生于瘀、百病多生于痰。由此论之,则气机失和才是最关键的致病因素。

 

二、半夏厚朴汤最擅长理气

 

那么,如何让一身之气顺畅呢?医圣张仲景有一个半夏厚朴汤,最能理气调气,能让人百病不生。

 

半夏厚朴杨见于《金匮要略》,由半夏、厚朴、苏叶、茯苓与生姜五味药物组成。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表现为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厚朴汤是我临床最常用的调理气机的方子。凡是气机不顺,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从而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包括咽喉不适,胸闷,腹胀,全身气机乱窜等等,都可首选此方。

 

明代大医吴崑在《医方考》中对于半夏厚朴汤的调畅气机方义做了论述:“是方也,紫苏之辛芳,可使散七气。浓朴之苦温,可使下七气。半夏之辛温,茯苓之淡渗,可使平水谷相干之七气”。

 

大体说来,苏叶是升的,半夏、厚朴是降的,一升一降,就能把全身的气机调动起来。《内经》说:“非升降,无以生长壮老已。”人体的气机能升能降,生命自然就恢复了生机。

 

之所以谈到“七气”,是因为半夏厚朴汤的异名即有“大七气汤”、“七气汤”等。显然,这是一个与气相关的方子。

 

关于七气,古代医家有两种观点,一种源于《诸病源候论·七气候》,认为“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若拌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状,此皆七气所生。”另一种源于《证治要诀·诸气门》,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气所伤。”

 

我的观点是,不管是哪种“七气”,都是人体出现的气机异常,都可用半夏厚朴汤来调畅气机。

 

三、半夏厚朴汤有必要添加一味大枣

 

宋代王硕《易简方》中有四七汤,其方即较《金匮要略》的半夏厚朴汤多了一味大枣,对于功能主治见解更为宽泛,增添了治疗“中脘痞满,气不舒快;痰涎壅盛;痰饮中结,呕逆恶心”等治疗病症。

 

我非常接受《易简方》的观点,若能在方中添加一味大枣,效果会更好。《神农本草经》言:“大枣主安中养脾,和百药”;《名医别录》谓大枣能“补中益气”;《珍珠囊》言其“纯阳温胃”。由此可知,临床应用此方时增添一味大枣,功在“补中养脾,调和百药”。

 

我的观点是,生姜与大枣配伍,既可辛甘化阳,又可调和脾胃。而中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要想理气调气,就有必要先调节脾胃的功能。方中添加一味大枣,可以厚脾胃而促气化。

 

三、半夏厚朴汤不但能理气,还能化痰。

 

清代大医汪昂在《医方集解》中说:“此手、足太阴药也。气郁则痰聚,故散郁必以行气化痰为先。半夏辛温,除痰开郁;厚朴苦温,降气散满;紫苏辛温,宽中畅肺,定喘消痰;茯苓甘淡,渗湿益脾,通心交肾。痰去气行,则结散郁解,而诸证平矣。”

 

此方药味极少,但既能理气,又擅化痰,一方而能兼顾气与痰两种病机,自然能治气与痰两种病机所造成的各种疾病。

 

四、半夏厚朴汤还有入血和血之功。

 

《女科经纶》记载:“半夏降逆,厚朴兼散结,故主之。生姜、茯苓,宣至高之滞,而下其湿。苏叶味辛气香,色紫性温,能入阴和血,兼归气于血,夏天暑伤心阴,能下暑郁。而炙脔者用之,则气与血和,不复上浮也。”此论将苏叶理血之功应用于解释本方。但苏叶理血和血之力甚弱,若有血瘀,还是要配伍一些活血药物。

 

五、半夏厚朴汤既能舒畅气机,还能通调津液

 

综合历代诸家的论述,半夏厚朴汤当以半夏为主药,能降逆豁痰,散结行涎;辅以茯苓淡渗利湿,生姜温胃行津,三药共为津液凝聚所设。而津液凝滞全是气郁使然,故以厚朴下气宽中,降气散满;苏叶芳香宣通郁气,兼理营血。通调津液与舒畅气机两组药物相辅相成,则气郁津凝,阻于三焦所见诸症可解。

 

这样说来,半夏厚朴汤不但治气机不畅诸病,亦能调畅津液的平衡。一方而兼有两方面的功效。

 

六、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分析

 

半夏厚朴汤具有行气降逆、宣通郁结、化痰祛饮之功,主治病证与痰饮密切相关。《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喘痰饮门》中对痰饮有此论述:“其为病也,症状非一。”痰饮致病广泛,痰饮阻滞,凝聚咽喉,上逆为咳,为呕,饮无出路,停留肠间、胸胁多表现为胸闷、胃脘不适等,痰涎蒙蔽神窍则头晕、神智异常。

 

这样说来,半夏厚朴汤主治病症范围不但有内科病,还可以扩展到妇科、男科、外科等。半夏厚朴汤的主治病位不仅在咽喉部,还可拓展到心胸、胃肠及肝肾等部位。半夏厚朴汤所主治的疾病类型不仅有“咽部如有炙脔”,还可扩展到胸闷心痛,惊悸怔忡等心系病症;痰涎壅盛,七情气郁,上气喘咳的肺系病证;痰饮中结,呕逆恶心及噎膈、翻胃、痢疾等脾胃病证;妇人带下、男子遗精及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肝肾病证。

 

综而论之,虽然半夏厚朴汤治疗病证变化繁多,但归纳其病机,不外气郁、痰阻、湿滞,皆因病邪所在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气滞痰阻于上焦故见咽部、心肺之不适,滞于中焦而有脾胃相关病状,壅于下焦则见肝肾相关症状。

 

据统计,古书中记载半夏厚朴汤主治病证的数据共计249条,其主治病证共涉及31种,包括咽喉不适、喘、咳、心腹痛、胀满、惊悸、怔忡、呕恶、鼓胀、噎膈、翻胃、嘈杂、痢疾、霍乱、遗精、淋浊、带下、月经不调、恶阻、胎动不安、妊娠下血、厥、癫、狂、眩晕、痫、中风、瘰疬、黄疸、寒热、脚气。

 

显然,这些病症都与气滞、痰凝、津液失调等病机相关,这也是半夏厚朴汤的适应症。

 

我的观点是,今时生活工作中有各种压力,容易造成气机不畅。更兼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容易造成痰湿内滞。所以,不少人都存在着气滞、痰凝、津液失调的病机,那么,平时不妨常服半夏厚朴汤,既可理气,又能化痰,兼可调畅津液平衡,一方而兼有三方面的功效,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