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弹道和桑格尔弹道,在射程和可控性方面的区别和归类

小余的空闲时间  小余的空闲时间     2021-04-08      0

首页 > 军事

​​       在远射程弹道打击上,二十多年来全球的导弹大国的无数实验证明,用于洲际打击的钱学森弹道根本不存在,中国科研团队这个九年,实际操作的一直都是小曲率短射程的类“桑格尔弹道”,欧美空间侦察卫星群长期观察中国实弹测试的结果,就印证了这一点,可笑又可气。中国在高超音速飞行器和驭波体导弹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弹道载具的初速度和释放条件的摸索上,一直得到的都是小曲率短射程类“桑格尔弹道”的航迹,没有一次成功实现“空间曲面惯性捕获”的航迹验证,测距计算,目标耦合,同步通讯,实时监测,弹道预测与有限修正,轨道调焦和自由入射,洲际打靶,都遥遥无期。九年了,至少欧美军事卫星的空间侦察,一直没有看到中国成功测试武器级高超音速飞行器,和多次跨大气层驭波体导弹。俄罗斯的前沿武器研究项目也是困在小曲率短射程的类“桑格尔弹道”的怪圈里,没有精确打击和实时控制的意义。

       事实证明,小曲率短射程类桑格尔弹道,就是实际意义上的钱学森弹道。


       Eugen sänger是一名德国科学家,百年前提出“桑格尔弹道”。而钱学森弹道只跃起一次,而后的不可拦截靠自由机动。如果多次跃起,就要求在相应轨道上以临界速度小仰角机动,拉伸至远地点回归临界极点,到达远地点回归临界极点以小俯角机动,依靠轨道惯性,做矢量无限轨道变焦,不断重复高轨道拉伸和近地点贴合,到达合适的入射点俯角入射,这就是“桑格尔弹道”的要义。这需要摸索数据,建立弹道计算机代码,才能实现导弹的主动弹道预测和有限弹道修正;电子技术不行的话,冗余方案同步通讯和实时监测,来实现精确打靶。假如可以实现同步通讯和实时监测,配合先进弹道计算机和主动导引头,可以实现高精度测距计算和目标耦合,可以完成对动态和高防护目标的精确打击。


       就精确打击,洲际打击,自由射程,高级轨道机动,和高度可控五个方面而言,钱学森弹道的实际效果很不理想,不能实现远距离打击,和自由射程,还有复杂控制下的精确打击;桑格尔弹道则需要先进的电子技术辅助,来实现精确控制,航迹追踪,和精准打击;桑格尔弹道需要弹道中段高速度释放,和中远射程的高级弹道,或者洲际弹道,在中远射程的高级弹道上做航迹验证试验,才能得到“空间曲面惯性捕获”的监测航迹。实现“空间曲面惯性捕获”航迹验证,才算实现了桑格尔弹道的武器级应用入场券。


       一般而言,小曲率短射程弹道几乎完全不可控,没有武器级研发价值,只适合多次重返大气层的一次性高空高速滑翔式侦察机。“空间曲面惯性捕获”的航迹验证,需要中程弹道射程和弹道中段高速度来实现,美国的AGM-183A/B高超音速导弹,以及X51A跨大气层驭波体导弹,据有关报道,在2011年8月第一次实现空中冲压发动机开机,2016年8月第一次测得“空间曲面惯性捕获”航迹初步表征和弹道抛射初速度,2017年8月第一次实现“空间曲面惯性捕获”中程弹道试射的成功验证,美国军方和NASA积累了20多次成功试验,可能已经在主动高速测距计算,弹道预测和有限修正,和甚高频目标耦合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所以美国军方声称要在今年进行洲际打靶。一旦美军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和驭波体导弹测试成功,将淘汰所有现有战略核武器和传统先进军事打击方式。

       而中国目前的钱学森弹道武器,DF-17高超音速导弹,属于中短程非常规导弹。希望研制和新型号开发过程顺利。加油,中国航天军工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