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耳/菜花耳
- Ginni
- 2023-02-20 02:28:30
《参与柔术训练之前,不用担心练柔术会弄出饺子耳,因为可能坚持练不了一个月(hhhh)》
饺子耳也叫“菜花耳”“跤耳”,“跤耳”的叫法源于它在摔跤运动员中比较常见。
成因简单说就是,耳廓因弯折、摩擦等外力受损,皮内渗出液无法排出,形成结缔组织留在里面,久而久之,看起来耳朵就“疙疙瘩瘩”的了,严重的会直接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但,业余柔术爱好者很少有,有也不太严重。
为什么这么说呢……
菜花耳的产生和严重程度一般取决于以下:
1. 训练模式和强度:
长期进行对外耳造成大量冲击、强蹭压、持续大力摩擦等,就容易造成反复挫伤,久而久之形成菜花耳,摔跤手的训练模式就尤为显著;
2. 挫伤后的恢复:
耳朵皮内出血之后如果及时抽血,给耳廓加压(比如去急诊有的会抽完血给你打一个小石膏,或者自己用力度合适的夹子夹住),充分休息之后再进行训练,就不容易获得明显的菜花耳。
这也是业余训练者不小心耳朵肿了不想留下“疙瘩”的恢复之道:一旦损伤,如果介意,可以休息可以休息可以休息!休息好了不会明显的!
但职业训练者事实上并没有时间去为了个耳朵就“充分休息”,训练不能停啊~所以菜花耳在职业选手中较为常见。
(1、2反之,一般训练者绝大多数到不了“足够菜花耳的训练频次、强度、量”)
3. 自身耳朵的“质感”:
如果你动手摸摸身边人的耳朵(请经过对方的允许),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耳朵不光形状、大小、夹角角度不同,质感也非常不同。
有的人耳朵软薄有弹性,有的人耳朵硬厚坚挺,还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根据我对于业余训练者的观察,差不多训练模式和训练量的前提下,软薄柔韧的外耳更不容易被挫伤导致出血肿胀,从而更不容易产生菜花耳。
至少在柔术训练者当中,耳朵的厚薄软硬程度,现象上呈现为是否容易菜花耳的重要因素:
耳朵越是薄软,越不容易造成菜花耳。
——————————
补充:
1. 【套头护耳】x【饺子耳/菜花耳】
护耳对于预防饺子耳有用处,但是由于“麻烦”“不舒服”“在训练中会被打掉”等原因,练柔术的人很少去戴,外加柔术的训练模式和摔跤不同,相对来说比较不容易饺子耳,事实上也很少看到职业柔术运动员在训练中戴护耳(并不是没有,是很少)
但是如果耳朵已经挫伤了不想休息,还想接着练,我建议戴上护耳;
2. 【胶布】x【手指关节增生】
基于柔术的训练模式,有道服柔术更常见的,造成器质性变化的“职业病”,是手指关节增生。严重的指关节增生会导致无法握拳、手指无法进行精细操作的情况。
训练中用胶布缠绕手指保护关节有一定作用,而练无道服柔术会更多回避这个问题;
3. 【护齿】x【唇齿安全】
护齿其实是很有用的一个日常训练防护用品,但事实上也很少有人使用,因为影响呼吸、卫生感受等原因。
我也有护齿但我从来不用,因为我个人懒而侥幸,但我建议不怕麻烦的人打实战尽量戴上护齿,以防万一。
—————-
以上都是在“参与柔术训练之前”,根本不用担心的问题,因为都不是“一得就能得到”的损伤。
又不是上了垫子就不准不练了,很多顾虑都是需要练了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评估的。
也别跟我说类似“没上过垫子就已经计划要成为职业选手并且很介意菜花耳、关节变形”的话,会让我很困惑。
巴西柔术
深圳·菠萝格斗
饺子耳也叫“菜花耳”“跤耳”,“跤耳”的叫法源于它在摔跤运动员中比较常见。
成因简单说就是,耳廓因弯折、摩擦等外力受损,皮内渗出液无法排出,形成结缔组织留在里面,久而久之,看起来耳朵就“疙疙瘩瘩”的了,严重的会直接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但,业余柔术爱好者很少有,有也不太严重。
为什么这么说呢……
菜花耳的产生和严重程度一般取决于以下:
1. 训练模式和强度:
长期进行对外耳造成大量冲击、强蹭压、持续大力摩擦等,就容易造成反复挫伤,久而久之形成菜花耳,摔跤手的训练模式就尤为显著;
2. 挫伤后的恢复:
耳朵皮内出血之后如果及时抽血,给耳廓加压(比如去急诊有的会抽完血给你打一个小石膏,或者自己用力度合适的夹子夹住),充分休息之后再进行训练,就不容易获得明显的菜花耳。
这也是业余训练者不小心耳朵肿了不想留下“疙瘩”的恢复之道:一旦损伤,如果介意,可以休息可以休息可以休息!休息好了不会明显的!
但职业训练者事实上并没有时间去为了个耳朵就“充分休息”,训练不能停啊~所以菜花耳在职业选手中较为常见。
(1、2反之,一般训练者绝大多数到不了“足够菜花耳的训练频次、强度、量”)
3. 自身耳朵的“质感”:
如果你动手摸摸身边人的耳朵(请经过对方的允许),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耳朵不光形状、大小、夹角角度不同,质感也非常不同。
有的人耳朵软薄有弹性,有的人耳朵硬厚坚挺,还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根据我对于业余训练者的观察,差不多训练模式和训练量的前提下,软薄柔韧的外耳更不容易被挫伤导致出血肿胀,从而更不容易产生菜花耳。
至少在柔术训练者当中,耳朵的厚薄软硬程度,现象上呈现为是否容易菜花耳的重要因素:
耳朵越是薄软,越不容易造成菜花耳。
——————————
补充:
1. 【套头护耳】x【饺子耳/菜花耳】
护耳对于预防饺子耳有用处,但是由于“麻烦”“不舒服”“在训练中会被打掉”等原因,练柔术的人很少去戴,外加柔术的训练模式和摔跤不同,相对来说比较不容易饺子耳,事实上也很少看到职业柔术运动员在训练中戴护耳(并不是没有,是很少)
但是如果耳朵已经挫伤了不想休息,还想接着练,我建议戴上护耳;
2. 【胶布】x【手指关节增生】
基于柔术的训练模式,有道服柔术更常见的,造成器质性变化的“职业病”,是手指关节增生。严重的指关节增生会导致无法握拳、手指无法进行精细操作的情况。
训练中用胶布缠绕手指保护关节有一定作用,而练无道服柔术会更多回避这个问题;
3. 【护齿】x【唇齿安全】
护齿其实是很有用的一个日常训练防护用品,但事实上也很少有人使用,因为影响呼吸、卫生感受等原因。
我也有护齿但我从来不用,因为我个人懒而侥幸,但我建议不怕麻烦的人打实战尽量戴上护齿,以防万一。
—————-
以上都是在“参与柔术训练之前”,根本不用担心的问题,因为都不是“一得就能得到”的损伤。
又不是上了垫子就不准不练了,很多顾虑都是需要练了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评估的。
也别跟我说类似“没上过垫子就已经计划要成为职业选手并且很介意菜花耳、关节变形”的话,会让我很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