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货压根不怕卖,特别是市中心
- 星星佬看楼市
- 2024-11-24 19:56:52
广州的货压根不怕卖,特别是市中心。我整整统计了一个下午,给大家梳理一番。
根据阳光家缘数据,我们现在新建商品房未售为20.4万套。
至于广州住宅施工面积为7270万平方米,按照一套100平方计算,表示住宅大约有72万套在施工中。咋看这个数字很哇塞,都72万套了。
而广州新房这三年成交的情况如下:
2022年71000套(中原、阳光家缘综合下);
2023年73000套(中原、克尔瑞综合下);
2024年也剩下不多月份了,姑且认为70000套不到。合计21万套这个为卖掉的。
按照当下一年卖掉7万套来看,起码卖十年了。这也就是很多人不断说广州库存很大,难以消化的说辞。但实际上这里的住宅面积除了真正商品房外,还包括了很多旧改政策、回迁房、保障性住房,我们真正要看的还是最容易的拍地供应,这才是最显而易见的面粉。
而这最直接的就是阳光家缘的统计数据,20.4万套没未售商品住房。这些基本都是由拍地的面粉而来的供应。
我们要好好统计下近四年的广州拍地供应情况,以下为不完全统计:
2021年拍地收入1778亿,总建筑面积1327万平方米(或1452万),供应78宗地,其中市区(越秀天河荔湾海珠)5宗;
2022年拍地收入1221亿,总建筑面积820万平方米,供应48宗地,其中市区10宗;
2023年拍地收入1179亿,总建筑面积597万平方米(或638万),供应43宗地,其中市区9宗;
2024年至今拍地收入467亿,总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供应23宗,其中市区8宗,而后续规划待出让的有24宗地,总建面202万平方米,起拍211亿,如果都按底价成交,那2024年可得拍地收入678亿,总建筑面积为422万平方米。
这些建筑面积都统计的话,共3166万平方米,其中市区也就32个新楼盘(一宗地当一个新楼盘,包已经开盘发售的了)。而市中心也就占17%(简单计算32/192宗地)。另外我们再随意计算下官方市中心2.8万套/20.4万套≈14%,按照未售面积市中心351万平方米/2341万平方米≈15%,这也跟我们大概计算的过去拍地宗数市中心17%,相差没多少。
如果按照100平方一套计算,共有31.6万套房子作为潜在供应。
把2021年拍的地都放在2022年卖,我们上文可大概知道卖了21万套,那现在剩下的就是31.6-21=10.6万套。
但现在官方表达的数据是20.4万套未售商品房,这两者差别大概在10万套,我认为是合理的,毕竟也有不少之前土拍留下来的不太好卖的产品。
这只是商品房的最笼统的计算,而大家的记忆相信也还留着2016年那恐怖的行情,一年成交了12万套,月均超过一万套,这区区的20万套。一年之内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如果当现在契税降低之下,政府如果要提高成交量去带动税收的缺口,比如说土拍的缺口,那2024年相对2023年过往来看,起码差了500亿元的财政收入。
那为了弥补这个财政基本缺口,你们可以猜想广州有多少动力在拉升广州房产成交量上了。
可以放开去想象。
根据阳光家缘数据,我们现在新建商品房未售为20.4万套。
至于广州住宅施工面积为7270万平方米,按照一套100平方计算,表示住宅大约有72万套在施工中。咋看这个数字很哇塞,都72万套了。
而广州新房这三年成交的情况如下:
2022年71000套(中原、阳光家缘综合下);
2023年73000套(中原、克尔瑞综合下);
2024年也剩下不多月份了,姑且认为70000套不到。合计21万套这个为卖掉的。
按照当下一年卖掉7万套来看,起码卖十年了。这也就是很多人不断说广州库存很大,难以消化的说辞。但实际上这里的住宅面积除了真正商品房外,还包括了很多旧改政策、回迁房、保障性住房,我们真正要看的还是最容易的拍地供应,这才是最显而易见的面粉。
而这最直接的就是阳光家缘的统计数据,20.4万套没未售商品住房。这些基本都是由拍地的面粉而来的供应。
我们要好好统计下近四年的广州拍地供应情况,以下为不完全统计:
2021年拍地收入1778亿,总建筑面积1327万平方米(或1452万),供应78宗地,其中市区(越秀天河荔湾海珠)5宗;
2022年拍地收入1221亿,总建筑面积820万平方米,供应48宗地,其中市区10宗;
2023年拍地收入1179亿,总建筑面积597万平方米(或638万),供应43宗地,其中市区9宗;
2024年至今拍地收入467亿,总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供应23宗,其中市区8宗,而后续规划待出让的有24宗地,总建面202万平方米,起拍211亿,如果都按底价成交,那2024年可得拍地收入678亿,总建筑面积为422万平方米。
这些建筑面积都统计的话,共3166万平方米,其中市区也就32个新楼盘(一宗地当一个新楼盘,包已经开盘发售的了)。而市中心也就占17%(简单计算32/192宗地)。另外我们再随意计算下官方市中心2.8万套/20.4万套≈14%,按照未售面积市中心351万平方米/2341万平方米≈15%,这也跟我们大概计算的过去拍地宗数市中心17%,相差没多少。
如果按照100平方一套计算,共有31.6万套房子作为潜在供应。
把2021年拍的地都放在2022年卖,我们上文可大概知道卖了21万套,那现在剩下的就是31.6-21=10.6万套。
但现在官方表达的数据是20.4万套未售商品房,这两者差别大概在10万套,我认为是合理的,毕竟也有不少之前土拍留下来的不太好卖的产品。
这只是商品房的最笼统的计算,而大家的记忆相信也还留着2016年那恐怖的行情,一年成交了12万套,月均超过一万套,这区区的20万套。一年之内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如果当现在契税降低之下,政府如果要提高成交量去带动税收的缺口,比如说土拍的缺口,那2024年相对2023年过往来看,起码差了500亿元的财政收入。
那为了弥补这个财政基本缺口,你们可以猜想广州有多少动力在拉升广州房产成交量上了。
可以放开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