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朋友即将乔迁新居,手中30多年的“老破小”...
- 霹雳的自我救赎
- 2024-12-08 10:43:57
某朋友即将乔迁新居,手中30多年的“老破小”被他人接盘,在整体地产现状下原因无他,源于学区房,购买后方便孩子在附近优质学校入学,即使如此,相比18年也让价250万左右才得以顺利成交。
根据公开数据,北京11月二手房网签量18763套,环比上涨约50%,创下去年4月以来20个月新高。这和10月以来一系列刺激举措有关,例如放开限购、降低首付比和存量房贷利率,进入11月又进行契税和增值税调整,即,通过降低购房成本方式促进成交回暖。
更重要的是,二手房通过动辄降价百万以上吸引买盘,而作为成功售出方,或源于学区房得天独厚优势,或出于核心区域地理位置。而不符合以上优势的普通二手房是否能迎来买家呢?从19年4月到今年11月,北京二手房挂牌量从6.3万套增加到134200套,仍处于绝对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1—11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38516亿,同比下降32.9%,降幅较上月缩窄1.8个百分点,其中,11月单月,销售额同比减少9.46%,环比减少18.62%。这反应整体地产真实面貌,通过一系列利好刺激举措下,房企销售额同比恐不能用疲软来形容。
近日经济学家付某在一个论坛上的发言刷屏,按照他的观点,过去20年地产上涨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人口红利和杠杆放大,通过年轻人接盘促成地产繁荣。他举例说明,上一代人200万买的房子,转手以600万卖给年轻人,相当于后者未来40年青春通过贷款折现拿走了,当后者债务达到一定程度时,整个市场将告别繁荣周期进入冰点时刻。
这很大程度切合地产繁荣20年大周期背景,一切建立在年轻人极限扛鼎基础上,以80后为例,2010年前后正值地产巅峰时刻,恰恰正是该群体陆续步入婚育年龄,而15年最后一轮繁荣余晖,对应90后陆续步入婚育年龄。正是他们的极限扛鼎和透支未来,进而转化为广泛的投资性需求,而当他们透支一切,背负沉重负债举步维艰,且伴随着人口周期、经济环境、供求关系和城市化进程逐渐终结时,这场繁荣周期必然终结且朝最真实场景回归。
未来地产是否重新繁荣?且不说新增人口因素,目前00后就业状况可窥见一切,恰恰作为新生代群体走出校门后拥有广阔就业前景,薪资收入持续提升,才能构成新一代的扛鼎大军。但即便如此,考虑到其父母和祖父母拥有的存量住房,也意味着未来的买方市场被大幅削弱。毕竟,目前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高达96%,很多家庭(祖孙三代)拥有两套甚至更多房产,作为00后是否还有购房意愿呢?而截至今年2月末,仅新房库存就达到75969亿平方米,还不包括二手房待售面积,在这个背景下,地产未来走向何方?这或许是一个不难思考的问题。
很长时间不提及地产,但地产恰恰是决定经济一条主线,构成曾经投资、消费、财政重要载体,占据GDP的30%以上比重,也是金融机构最优质资产。而一旦地产告别繁荣周期的痛苦无以复加,目前正处于煎熬阶段,随着时间延续痛苦程度将深化,因为长达20年地产繁荣成就的少数人富裕(通过变现),却以多数人极限杠杆透支未来为代价,当经济环境发生改变,极端弱消费既定事实已成定局,对本就疲软的(普通企业)构成重压,构成双输局面。
最后回到开头那个朋友,正是由于学区房特定优势通过大幅降价完成交易,在目前环境下属于少数幸运者。除他之外,房企惨淡销售数据,二手房市场持续增加的卖盘(大幅降价却无法实现成交)则是冰冷现实。即使通过极力刺激举措,是否能够拯救远超当年日本地产泡沫,答案或许非常清晰。
还是那句话,长达20年地产繁荣周期裹挟了太多,也透支了太多,而进入到2021年后,随着各大房企雷暴标志着正式进入还账时刻,在这个特殊历史进程中,或许很多人并不是幸运的那一个。
根据公开数据,北京11月二手房网签量18763套,环比上涨约50%,创下去年4月以来20个月新高。这和10月以来一系列刺激举措有关,例如放开限购、降低首付比和存量房贷利率,进入11月又进行契税和增值税调整,即,通过降低购房成本方式促进成交回暖。
更重要的是,二手房通过动辄降价百万以上吸引买盘,而作为成功售出方,或源于学区房得天独厚优势,或出于核心区域地理位置。而不符合以上优势的普通二手房是否能迎来买家呢?从19年4月到今年11月,北京二手房挂牌量从6.3万套增加到134200套,仍处于绝对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1—11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38516亿,同比下降32.9%,降幅较上月缩窄1.8个百分点,其中,11月单月,销售额同比减少9.46%,环比减少18.62%。这反应整体地产真实面貌,通过一系列利好刺激举措下,房企销售额同比恐不能用疲软来形容。
近日经济学家付某在一个论坛上的发言刷屏,按照他的观点,过去20年地产上涨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人口红利和杠杆放大,通过年轻人接盘促成地产繁荣。他举例说明,上一代人200万买的房子,转手以600万卖给年轻人,相当于后者未来40年青春通过贷款折现拿走了,当后者债务达到一定程度时,整个市场将告别繁荣周期进入冰点时刻。
这很大程度切合地产繁荣20年大周期背景,一切建立在年轻人极限扛鼎基础上,以80后为例,2010年前后正值地产巅峰时刻,恰恰正是该群体陆续步入婚育年龄,而15年最后一轮繁荣余晖,对应90后陆续步入婚育年龄。正是他们的极限扛鼎和透支未来,进而转化为广泛的投资性需求,而当他们透支一切,背负沉重负债举步维艰,且伴随着人口周期、经济环境、供求关系和城市化进程逐渐终结时,这场繁荣周期必然终结且朝最真实场景回归。
未来地产是否重新繁荣?且不说新增人口因素,目前00后就业状况可窥见一切,恰恰作为新生代群体走出校门后拥有广阔就业前景,薪资收入持续提升,才能构成新一代的扛鼎大军。但即便如此,考虑到其父母和祖父母拥有的存量住房,也意味着未来的买方市场被大幅削弱。毕竟,目前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高达96%,很多家庭(祖孙三代)拥有两套甚至更多房产,作为00后是否还有购房意愿呢?而截至今年2月末,仅新房库存就达到75969亿平方米,还不包括二手房待售面积,在这个背景下,地产未来走向何方?这或许是一个不难思考的问题。
很长时间不提及地产,但地产恰恰是决定经济一条主线,构成曾经投资、消费、财政重要载体,占据GDP的30%以上比重,也是金融机构最优质资产。而一旦地产告别繁荣周期的痛苦无以复加,目前正处于煎熬阶段,随着时间延续痛苦程度将深化,因为长达20年地产繁荣成就的少数人富裕(通过变现),却以多数人极限杠杆透支未来为代价,当经济环境发生改变,极端弱消费既定事实已成定局,对本就疲软的(普通企业)构成重压,构成双输局面。
最后回到开头那个朋友,正是由于学区房特定优势通过大幅降价完成交易,在目前环境下属于少数幸运者。除他之外,房企惨淡销售数据,二手房市场持续增加的卖盘(大幅降价却无法实现成交)则是冰冷现实。即使通过极力刺激举措,是否能够拯救远超当年日本地产泡沫,答案或许非常清晰。
还是那句话,长达20年地产繁荣周期裹挟了太多,也透支了太多,而进入到2021年后,随着各大房企雷暴标志着正式进入还账时刻,在这个特殊历史进程中,或许很多人并不是幸运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