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鱼价连续20周“跳龙门” 湖北出台紧急措施稳价保供
十堰晚报
2021-07-25
0
首页
>
三农
十堰
【鱼价连续20周“跳龙门” 湖北出台紧急措施稳价保供】猪肉16元/公斤,草鱼34元/公斤,鲫鱼36元/公斤,鳜鱼97元/公斤……近期市场上猪肉“跌跌不休”,鱼价却出现大涨。“鱼是一天一个价,比去年同期几乎翻倍。”武汉某鱼店负责人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6月24日召开的全省水产品稳价保供座谈会透露,鱼价连续20周上涨,目前四大家鱼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翻番。作为淡水养殖第一大省,我省已采取多项措施稳价保供。
连连涨 为哪般
鱼价大涨,究竟是什么原因?
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处统计显示,政策因素影响导致我省大宗鱼养殖面积锐减。2017年,湖北湖泊水库“三网”退出人工养殖面积127万亩; 2018年,所有湖库天然水体禁止投肥投饵,涉及工作养殖水面45万亩;2019年始,因禁捕退出人工养殖的增殖渔业水面近480万亩;另外,汉川、江夏等地退垸还湖减少池塘养殖面积近10万亩。累计减少人工养殖面积660多万亩。
养殖结构调整导致养鱼量下降。经过多年推进养殖结构调整,我省大宗淡水鱼养殖比重逐年下降,2020年,大宗淡水鱼产量279.6万吨、占养殖总量的60.7%,较2016年分别下降40.36万吨、10.1%。
消费回升和消费偏好影响市场价格变动。前期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居民消费逐步从畜禽产品转向当时价格较低的淡水产品。同时,冷鲜制品和鱼糜等水产加工制品成为市场消费新热点,近两年我省鱼糜加工年增15%,仅2020年,全省加工鱼糜15.8万吨,消耗白鲢44.5万吨,今年福建一家企业在潜江市投资7亿元新建的10万吨鱼糜加工厂将建成运营,淡水鱼消耗进一步增加。
养殖成本上涨推高鱼价。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调查显示,今年,综合养鱼成本增长15%。苗种、饲料、人工成本全线上涨。
稳鱼价 保供应
湖北是淡水产品生产大省,连续24年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淡水养殖看湖北已经是业内共识。
稳价保供关系民生。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动员省内水产养殖合作社、渔民将达到规格的水产品起捕上市,加大供应。目前,已摸排全省25个国营渔场,鲜鱼存量5.9万吨,这些渔场正在报批安排限额起捕。
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协助渔民解决渔种、饲料和其他渔业生产资料,合理安排下半年的水产品生产,目前鱼苗已全部下入池塘。
流水养鱼、集装箱养鱼、圈桶养鱼、工厂化养鱼……我省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实施高标准池塘改造。今年,省农业农村厅计划安排资金1亿元,在汉南、仙桃、潜江等地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试点示范,打造3万亩高标准示范池塘。
同时,我省稳步推进长江鱼驯化工作,培育鱼苗1390万尾,力争今年将土憨巴、江团端上百姓餐桌。
市场供应将逐步回暖
据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处处长叶建刚分析,预计短期内水产品价格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夏秋季新鱼上市后价格环比有望回落,但难以降到去年同期水平。
白沙洲水产批发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大部分苗种投放都已完成,需要4个多月才能上市,估计近期淡水鱼供应仍然会比较紧张,预测鱼价仍将高位运行。
预计8月底我省各地的鲈鱼、黄颡鱼等品种陆续起捕上市,市场供应逐步回暖。10月以后,大部分鱼种生长达到上市规格,供应量充足,预计水产品价格环比有望回落。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从“伸手要”到“自己赚”,咱村儿的腰杆硬气了
下一篇
种好中草药,就是致富方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