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锡林郭勒:“华西牛”身后的“牛人”们
内蒙古综合新闻网
2022-04-06
0
首页
>
三农
【锡林郭勒:“华西牛”身后的“牛人”们】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养殖“华西牛”是好日子的代名词。牧民王金强家里有150头“华西牛”母牛,年纯收入100多万元,出栏时,别的牧民家的牛犊才1万多元,而他家的牛犊平均能卖到2.5万元。王金强的腰包鼓起来了,却打心眼里感谢那些培育出“华西牛”的“牛人”们。
2021年底,肉牛新品种“华西牛”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获得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至此,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在乌拉盖管理区正式诞生。近3年,乌拉盖管理区在卫生、教育、农牧等8个行业领域,通过跨地区组建联合体、战略联盟,采取“请、派、联”等措施,累计引进120批368人次专家。人才的硬核力量支撑,使“华西牛”为乌拉盖管理区乡村振兴打了头阵。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认真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通过大力引才育才,打造人才“矩阵”,并依托创新型人才大力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建立国家级优质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基地。“华西牛”的培育中,乌拉盖管理区聚焦育种、养牛的发展目标,出台优惠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先后引进培育奥科斯牧业、贺斯格绿色产业进出口、乌牛牧业有限公司等10家肉牛养殖企业,引进蒙古国农科院院士杨·甘宝勒德、中国农科院博士李俊雅、肉牛产业研究员呼格吉勒图等“高精尖缺”人才36人,汇聚人才资源,推动创新创业,助推牛群良改率和繁成率分别达到100%、85%。
说起自家养殖的“华西牛”,王金强总是赞不绝口:“这牛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净肉率高,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面广,经济效益高……” 如今的王金强是国家肉牛遗传资源评估中心注册成员。一年到头,前来他家咨询购买的客商、养殖户更是络绎不绝。2021年,黑龙江一家种公牛站以每头3.5万元的价格买走他家12头公牛犊,母牛犊均价也超过2万元。
怎样才能提升本土人才培养质量,并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乌拉盖管理区围绕发展壮大现代肉牛产业,推行“企业+合作社+农牧民”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和专家团队引领作用,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等方式,为牧民提供饲养管理、选种选配等技术服务,成功打造王金强、白铁柱、张慧君等20余户乡土“牛”人,培育存栏数达50头以上的肉牛核心群28个。
与此同时,乌拉盖管理区依托“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行动,持续深化优质良种肉牛产业项目。本土专家人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培育300余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500余牧户科学养殖,每头牛年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实现了牧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6年的5.6万元,到2021年8.6万元的飞跃。乌拉盖管理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牛产业真正“牛”起来。
人才“引”进来后,要如何“留”下来?乌拉盖管理区加大配套力度,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建立党政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专家机制,先后为人才项目落实用地15万亩,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落实人才引进住房补贴政策,建设高标准人才公寓,打造服务“心贴心”的人才之家。
多年来,随着一个个人才培养计划相继出炉,一项项人才引进机制陆续建立,一批批各类人才不断成长。乌拉盖管理区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成立现代农牧业人才基地,推进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培育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1家,华西牛总规模3.4万头,占全国总存栏64%。这些齐聚乌拉盖管理区的英才,正为乡村振兴路上蓄势腾飞的乌拉盖管理区打牢坚实的人才支撑。
(来源:内容来源于人民网内蒙古 ,图片由锡林郭勒盟畜牧工作站提供)
生态内蒙古 绿色新发展
内蒙古只此青绿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河南孟州:畅通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运输渠道...
下一篇
#您好安徽# 宿州市砀山县50万亩梨...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