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古交姚家社村:土地流转“金钥匙” 打开山村“致富门”
太原新闻网官方微博
2022-05-25
0
首页
>
三农
【古交姚家社村:土地流转“金钥匙” 打开山村“致富门”】
初夏时节,古交市原相乡姚家社村,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直通村里。路两旁的田地里,前些日子播种的玉米大豆已破土萌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两年得益于土地流转,我们的生活变化不小,村里环境变好了,我们手里也有余钱了。”村民张润平笑着说。
狐爷山脚下的姚家社村,是原相乡最偏远的村庄,全村164户、374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的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定居,在村常住的30多人年纪普遍偏大。由于没有资源,多年来,种植和养殖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因缺少壮劳力,许多土地一度撂荒闲置。从去年开始,原相乡负责人多次就村里的发展规划沟通座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定下了修通致富路、装上信号塔、产业来“造血”的发展目标。
要致富,先修路。姚家社村进村路由于年久失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村民颇有怨言。在乡里支持下,姚家社村多方筹集资金,用时不到两个月,一条平展展的柏油马路展现在村民面前。同步展开的是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以及“煤改电”工程,亮化村里主要街道……一系列的惠民实事,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也让大家伙对村集体发展有了新期盼。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2800余亩的耕地,是姚家社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致富的“底气”。村口的田地里,村党支部书记冯庆庆和村企业家张海维仔细查看庄稼苗的长势。
“今年我们引进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将玉米和大豆进行间作,实现土地增产、节肥、增效的目的。”空旷的地头,冯庆庆的声音格外清晰。
去年,冯庆庆主动找到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张海维,合计将村中的1000余亩撂荒地流转,连片实施机械化玉米种植。“这样既能盘活闲置的耕地,让村民赚取租金,村民还可以以打工的方式,赚取佣金。”二人一拍即合。一年下来,收获玉米30余万公斤,产值43万元,村集体收入3.4万元。最重要的是,村民人均收入从5000余元,一下子提高到9000余元,几乎翻了番。
今年,张海维增加土地流转面积600亩,引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今年产量比去年还要翻一番。”张海维看着绿油油的庄稼苗,信心满怀。
如今,姚家社村村集体账上有了钱,谋划着为村民办更多的实事。“前些日子,我们以古交智慧乡村建设为契机,为村里安装了联防联控视频监控系统,7个视频探头覆盖了整个村庄,进一步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冯庆庆说。
太报全媒体记者 王欣雨
通讯员 郎娟娟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喜迎党代会特别策划|“幸福”路上她们笑靥如花
下一篇
优质资源持续下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 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超90%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