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乐都:“指尖技艺”奔“钱”途

  • 西海都市报官方微博
  • 2022-07-11 13:13:15
【海东乐都:“指尖技艺”奔“钱”途】青海
“熟练的穿针引线,左手托起绣盘,右手轻轻地将绣针穿过绣布,一针一线间,精美的绣品逐渐成形……”6月下旬,记者在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异地搬迁安置区东西部协作青绣帮扶车间看到,绣娘们正聚在一起争分夺秒地赶订单。

一针一线在绣娘的手中充满动感与美感,就像滑过指尖的流水,瞬间有了速度和形状。

欢快的小鸟、飞舞的蝴蝶,还有阳光下盛开的花朵,绣娘们用纤纤细指为这些绣品赋予了生机和活力。

“我们青绣扶贫车间有50名绣娘,大家都很喜欢刺绣。”芦花乡副乡长沈丽萍说,扶贫车间成立后,由花绣衫刺绣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仁久欠什姐担任指导老师,带领绣娘们绣出精美的作品。

“除了说喜欢,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从小母亲就教我学刺绣,这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张仁久欠什姐说。

最近,扶贫车间接到一笔江苏省无锡市的订单,绣娘们的信心更足了,张仁久欠什姐还研究出一种代表芦花乡的针法。她告诉记者,这种针法复杂,耗时也长,绣出来的作品自然要精美很多,一针一线无不凝炼着芦花乡村民的的智慧。

眼前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刺绣产业,让沈丽萍回想起芦花乡村民曾经的生活样貌。过去,芦花乡的村民们居住在脑山深处,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生,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孩子上学难、就医难。2018年,脱贫攻坚号角吹响,政府实施芦花乡整乡易地搬迁项目,将15个行政村的2027户6991人集中安置在梦圆居小区。

为帮助村民打开创业致富路,从而推进发展易地搬迁后续产业,芦花乡党委政府根据搬迁村民人地分离、妇女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等情况,通过举办三八刺绣展、端午荷包秀详细掌握妇女的刺绣技能。

沈丽萍告诉记者,青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历史悠久、风格古朴的青绣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如今也成为当地妇女的第二职业。芦花乡凭借这一优势,实现“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变,乡政府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项目,开办芦花乡易地搬迁安置区东西部协作青绣帮扶车间。

通过成立刺绣扶贫车间,尽力吸收易地搬迁小区闲置妇女劳动力,采取集中+分散作业模式。车间以接收制作大订单,分散作业小订单、零散订单为主,形成规模化生产。同时,加强与无锡惠山区刺绣工坊的联系,协调好刺绣订单销售渠道,形成“订单、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实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西海全媒体记者 马璞馨 张得桂 文/图)
海东乐都:“指尖技艺”奔“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