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落地昌平

  • 北京农业
  • 2022-08-23 01:54:38
行业动态【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落地昌平】为积极探索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新路径,昌平区科委、阳坊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三方团队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并示范成功。
无人整地、无人植保、无人巡检……农场现阶段所有工作基本都实现了无人作业,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近日,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总结发布会在昌平区阳坊镇政府召开。
金太阳农场负责人谢峰军:“以前在种菜之前,我们要对土壤进行处理,如犁地、旋地、整垄、施肥等原来都是用人工操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和精力。现在我们从旋地、犁地到整渠全部是无人机作业,省下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效率也非常高。”
位于阳坊镇的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是在“退林还耕”地上进行无人蔬菜种植的标杆性试验示范项目,在克服了初期投资筹措难、退林还耕地改造难、非常规茬口种植难和疫情影响管理运输难四大困难情况下,完成了全流程无人作业试验。
目前47.2亩的农场,70%以上都实现了数字化自主管理,首茬甘蓝种植期间共节约人工成本76230元。经测产,达到商品化水平的首茬甘蓝获得了亩产5000斤产量,有力证明了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获得成功。
“我们在7月底完成了对10亩甘蓝的无人化采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吴华瑞介绍说,农场内还有30多亩的辣椒,目前试验团队主要通过田间检测巡检机器人来实现辣椒的长势的监测,防止出现大雨天气下病虫害的传播,并通过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来实现打药,预计在10月底辣椒可以收获。
露天无人农场蔬菜种植技术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团队的智慧农业、智能农机等多领域交叉的科研成果。昌平区科委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阳坊镇共同建设的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在昌平区阳坊镇成功落地实施,为解决当前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和作业非标化等突出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路径。
下一步,昌平区科委、阳坊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团队将继续合作,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应用场景,为无人农场的大规模应用做好技术储备、市场准备和人才储备,争取早日实现数字农业领域突破性进展,为昌平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北京昌平)
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落地昌平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落地昌平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落地昌平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落地昌平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落地昌平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落地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