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种”出好日子

  • 秦皇岛发布
  • 2022-12-19 05:59:06
秦皇岛播报高质量发展看河北 【蔬菜大棚“种”出好日子】室外寒气袭人,室内温暖如春。卢龙县刘家营乡薛庄村温室大棚内,顶花带刺的黄瓜长势喜人,红彤彤的西红柿像小灯笼挂在碧绿的秧苗上。冬季,对很多村民来说,是结束秋收后,难得的清闲时光。可薛庄村的村民们却像往常一样忙碌,采摘新鲜的菜蔬,等候客商取货;打理秧苗,管理水肥,对大棚进行日常管护。虽然忙碌,却甜在心里。薛庄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现在棚里出菜的主要是旱黄瓜,还有少量西红柿,迁安的客商差不多两天过来取一次货。咱的蔬菜品质好,有稳定的客源。”12月14日上午,记者联系到薛庄村种植户薛彦坡,他正和家人在大棚里忙碌,采摘新鲜的旱黄瓜分拣、装箱、打包,等候客商取货。
薛彦坡家有3个温室大棚,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从1995年种植大棚蔬菜,薛彦坡是村里最早“吃螃蟹”的人。
“之前,大伙儿种植的都是大田作物,经济效益不高。看到其他地方有种植户建大棚种蔬菜收益不错,我们也试着建了棚。”薛彦坡说,最初,缺乏种植管理经验,全凭着一腔热情。搭棚、覆膜、种植管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也遇过不少困难,“连最基本的病虫害防治都不会,眼瞅着大半个棚的黄瓜尖变干变黄,看着干着急。”后来,他向种植年头长的“前辈”请教经验,自己也看书学习,大棚管理经验日渐丰富。
通过这些年“实战”积累,薛彦坡在选种、选苗、选时上都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丰富的温室精细化管理经验让他棚里的蔬菜质优产量高,有稳定的客源。“一个棚一年能卖两万多块钱,比种大田作物强多了。”薛彦坡开心地说。
在薛庄村,像薛彦坡一样,尝到设施农业甜头,通过勤劳的双手过上好日子的村民还有很多人……(全媒体记者:周磊)蔬菜大棚“种”出好日子
蔬菜大棚“种”出好日子蔬菜大棚“种”出好日子蔬菜大棚“种”出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