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名词

  • 吉林市发布
  • 2022-12-21 15:12:57
每日科技名词【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
green revolution
定义: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农业发展组织将高产谷物品种和与之配套的施肥、灌溉等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
学科:生态学_农业生态学
相关名词:灌溉 固氮 倒伏 锈病
【延伸阅读】
二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解体,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越来越难以提供充足的粮食以满足需求。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绿色革命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首先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场全面的农业技术革命运动:科学家们改良农作物品种,培育矮秆和半矮秆早熟高产作物品种,并使用与之配套的化肥技术、新型灌溉技术等有效手段,提高粮食产量。这场绿色革命又影响到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的一场革命。
绿色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率,主要方法是:提高农业作物的光合效率;通过使用氮肥,充分利用生物进行固氮,增加了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素来源;利用生物学的杂种优势,促进生物的遗传性状的改变,使矮秆抗倒伏、耐肥和早熟的高产品种迅速推广。绿色革命使农作物产量激增,涌现出不少世界农业典型。如印度旁遮普邦的谷物、土耳其的小麦、菲律宾和孟加拉国的水稻、墨西哥的玉米、肯尼亚的杂交玉米等,产量都有大幅提高。
绿色革命进程中成效最为突出的有“墨西哥小麦”“菲律宾水稻”和中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墨西哥小麦”以日本矮秆小麦品种与墨西哥高产的高秆品种杂交,具有抗倒伏、抗锈病、高产、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全世界推广后,增产潜力相当于当地原有品种的2~3倍。美国引进后,创造了亩产900千克的产量奇迹。
“菲律宾水稻”采用印度尼西亚倒伏的高产品种与中国台湾地区的矮秆水稻品种杂交,具有抗倒伏、高产、抗病害等优点。菲律宾推广后,亩产由原来的100多千克,提高到400~500千克。条件好的地块,亩产达600多千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倾注一生心血研究杂交水稻,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屡创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目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面积种植,海外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不仅从源头上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而且为农业科技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来源:学习强国
每日科技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