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两代人逐梦希望田野...

  • 成都农业
  • 2022-12-25 04:15:40
三农资讯 两代人逐梦希望田野 20年间把“小生菜”做出“大文章”新农人
1998年,当不少人还把生菜种植视为“冷门”产业时,贺万容了解到生菜生长速度快、产量大、经济效益可观的特点,成为全村生菜种植第一人。
2021年,“零零后”贺平深子承父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带着年轻人的拼劲闯劲,扎根乡村沃土,致力于发展生菜产业,建设美丽富饶乡村。
如今,父子俩的生菜事业干得风生水起,他们还在带动全村持续扩大生菜种植面积、提高生菜品质、扩宽生菜销路。两代人用了20余年时间,用小小的生菜铺就了全村的致富路。
子承父业“00后”大学生接力做好新农人
走进安德街道永盛村生菜种植基地,贺平深正在田间和合伙人讨论着这批生菜的长势,交流着种菜心得。
“20多年前,父亲靠着不服输、不怕输的信念率先在村里种上了生菜。在我的记忆中,他经常起早贪黑,播种、施肥、浇地、除草、温湿度管理,经过多年的摸索经营,生菜种植面积一步步扩大,咱们永盛生菜也逐渐小有名气。”贺平深告诉记者,父亲种生菜的时间比自己的年龄都大,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师傅”“土专家”。
贺平深从小看父亲种菜,对生菜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同时他深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必将大有可为。凭借对农业的热爱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扎根乡村。他说,自己去年刚回到永盛村,开始向父亲和其他前辈深入学习种菜经验和技术,与父亲相比,自己只算得上是个种菜新手,还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种菜没什么难的,不需要太多科技、技巧。”贺平深告诉记者,今年夏季他便收到了自己务农生涯的第一个教训。2022年夏季出现了罕见高温天气,绿叶蔬菜播种难、出苗难、成活难,生菜的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贺平深说:“心痛的同时,我也开始反思,要想做好生菜产业,除了要懂经营、懂销售,更不能忘了最基本的,那就是要学好农业技术,面对特殊情况要知道如何应对。种地原来也是门大学问,必须得科学种植。”
父子齐心 在乡村田野间铸就“生菜梦”
农谚有言“苗好五成收”,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多次深入考察、外地“取经”后,贺平深父子专门从云南请来产业合伙人,带来了更加专业的育苗技术。在生菜育苗基地,新培育出的水漂苗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增加效益,这种育苗方式也更加符合绿色经济、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的发展方向。
据介绍,如今,父子俩悉心经营的生菜产业已从最初的一小块菜地扩大到了种植面积80余亩、育苗面积10余亩,生菜一年可以种植4至5茬,每亩地年产量能达到6000余斤。而贺平深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还决定以更大的规模、更先进的技术、更新颖的经营理念来继承父辈的生菜事业。
“做农业不易,需得弯得下腰,沉得下心。”这是贺万容多年来的感悟和对儿子未来的期许。“父亲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种植规模化、产品优质化的发展道路,也带动永盛村很多农户加入到生菜种植中来。将来,我会继续加强生菜的田间管理和农业技术指导,在提升生菜品质上下大功夫,擦亮永盛生菜这张名片,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贺平深话语中透露出满满的信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拼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贺万容、贺平深父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乡村、对农业的热爱,用付出和汗水在乡村田野间铸就起一个“生菜梦”。正是这样的代代传承,凝聚成一股股强大的发展合力,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注入了澎湃动能。网页链接
#三农资讯# 两代人逐梦希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