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赋能乡村振兴

  • 哈尔滨日报
  • 2023-01-11 04:42:29
【五常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赋能乡村振兴】
张杰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哈尔滨身边事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在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有一批新农人正变身“兴农人”,他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正用他们的智慧带领乡亲们走在通往致富的幸福大道上。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在有中国“淘宝村”称号的五常市杜家镇七一村,新农人董玉龙的磨米厂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院外,拉运稻谷的拖拉机进进出出,这边刚卸完一车稻谷,那边一袋袋、一箱箱包装好的大米被装上车运走。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将带着温度的大米装好袋运到一边码放好,董玉龙在机器前不时低头抓起一把米查看:“进入腊月后是大米销售的黄金季,要大米的客户多,每天能卖2万斤,这段时间,工人们一直在加班加点生产,现在已经不接新订单了,之前接的订单要一直生产到小年儿才能全部满足需求。”董玉龙说。

董玉龙是七一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是一个懂经营、有创新意识的新农人。10多年前,他将加工大米产生的米糠运到福建、浙江等地做饲料,结识了不少客户。在交往中,他意识到卖大米要比卖米糠收益更多,从2019年起,他开始专做大米销售业务。为方便大米销售,2020年,他建起了磨米厂,进而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之后,他又在泉州设立了大米销售点,以泉州为中心,不断向其他地区拓展。经过两年的发展,他的业务已拓展到福州、宁波、郑州等地,批发、零售兼顾,客户群滚雪球似地增长。

去年,董玉龙种植了近500亩水稻,全部按有机方式种植,获得了丰收,也卖上了好价。同时,他还向本村及邻村的乡亲收购了1500亩地的水稻,他在春天时就和乡亲们签了订单,给乡亲们出了水稻收购保底价,让乡亲们吃上了定心丸,种水稻更有劲头。由于五常大米的品牌价值逐年提升,他的销售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今年,他准备向成都和汕头拓展,届时,水稻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加大。“过了春节,会和更多的,乡亲们,签水稻收购订单,准备再增加1000亩土地的水稻,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董玉龙说。

向阳乡建国村小河里屯的王佳良也是一个回乡创业的新农人,这段时间,他与合作社的社员们一起销售大米。他介绍,每隔四五天就要磨一次米,一次磨2万斤,合作社种植的4000亩水稻已销售了大部分。去年,王佳良推出了“共享稻田”的销售新方式,购买人出资9900元在他的合作社购买一亩稻田,秋收时能收到600斤大米。他会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拍摄视频发给购买人,让他们了解水稻的生长情况,种田人将大米卖上了好价,购买人吃上了优质放心大米,双方都受益。

王佳良表示,春节过后,除了继续跑市场推广“共享稻田”外,还要将合作社的稻田都建成高标准农田,向科技要效益,在巩固提升水稻产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水稻的品质,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把稻米产业打造成引领乡亲们致富的主导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五常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赋能乡村振兴五常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赋能乡村振兴五常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