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持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

  •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
  • 2023-03-13 04:46:35
【阿坝州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持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
近年来,阿坝州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产业,着力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特色产业发展已逐步成为阿坝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特色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绿色生态、优质特色禀赋,立足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实情,不断调优、调精特色农牧产业结构,以做强牛羊(禽蜂)、做大生(藏)猪、做响特色水果、做精高原蔬菜、做稳优质粮油、做深道地药材六大主导产业和培优食药菌类、高原花卉等N个特色配套产业为辅,提出“6+N”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体系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培育特色鲜明、提质增效明显的产业集群。2022年实现粮食总产量达16.3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0.8%,水果产量增长4.5%,生猪出栏40.7万头,增长5.2%;牛出栏56.6万头,增长3.1%。

“特色农牧产业+园区培育”。按照“突出特色、因地制宜、规模发展、集中连片”建设要求,聚力做大基地、做强主体、做响品牌、做优园区,围绕汶川“甜樱桃”、阿坝“黑青稞”、小金“高山蔬菜”、红原“麦洼牦牛”等优势,初步形成了以特色果蔬、优质畜牧业、现代设施农业等为支撑的园区产业类型。截至目前,阿坝州共建成48个现代农业园区(其中省级园区5个、州级园区16个),51家州级龙头企业、1152个农民专合社、704个家庭农场合力参与园区建设,吸纳农民工就业1.98万人,辐射带动农民16.41万人。

“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建设”。围绕“6+N”产业聚集发展,推进以高标准农田、农业园区、畜禽养殖、农机作业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多元化经营和线上线下融合经营,阿坝州已成为成渝及周边城市“菜篮子”“果盘子”的重要供应基地和乡村休闲旅游主要目的地。截至目前,阿坝州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6.6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2.66万亩、特色产业基地76个、牲畜暖棚3.35万个、牦牛标准化养殖场397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225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51%,实现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性收入16.2亿元。

“特色农牧产业+经营主体”。持续加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广大农牧民抱团发展,形成产业化联合体和发展联盟。成功培育出红原“牦牛乳业”、茂县“六月红”、小金“金山玫瑰”等大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阿坝州有农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6家,专业合作社6145个、培育家庭农场3015家。2022年阿坝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1元,增长6.4%;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224元,增长14.4%。

“特色农牧产业+市场营销”。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包装承销商产销对接,打通市场流通“肠梗阻”,探索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带货直播、州内外媒介、涉农展示展销会、农业品牌推介会、名优产品命名等平台载体,积极开辟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定向采购渠道、线上线下同步营销,不断扩大绿色生态、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知晓面和影响力。汶川、红原被授予第一批“川字号”优质品牌农产品云上展览馆100强县直播电商基地,仅2022年阿坝州帮扶产品线上线下销售6.4亿元。

“特色农牧产业+品牌打造”。加快推进“净土阿坝品牌+”区域品牌培育联动模式,积极探索区域品牌监管、推介、营销、服务四大平台打造,“净土阿坝”获全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认证“净土阿坝”品牌产品137个、经销主体90个。严格准入门槛,强化监督管理,深化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了208个。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成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阿坝州13县(市)整体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来源: 政策法规处)
阿坝州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持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