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话农事丨惊蛰(一)
- 北京农业
- 2023-03-13 14:18:56
行业动态【节气话农事丨惊蛰(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农业与气象相结合的精髓,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瑰宝。节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每个节气因不同地区而产生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也各有特点。
今年公历3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进入农历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自然界重现其应有的生机。“惊蛰一犁土”意思是说“惊蛰”以后菜田农事活动陆续繁忙起来。
“惊蛰”节气是塑料大棚和露地蔬菜作物育苗管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日光温室越冬茬瓜果类蔬菜产量形成和早春茬瓜果类蔬菜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关键时期,大棚生菜、芹菜、甘蓝等耐寒性作物也已开始定植。
一、培育健壮幼苗
1.塑料大棚生产用苗的苗期管理
3月上旬开始,塑料大棚春季耐寒性蔬菜和喜温性蔬菜将陆续开始定植,此时正值幼苗管理的关键时期,广大生产主体要围绕温度、水肥和病虫防控加强苗期管理,实现“苗好七成收”。一是温度管理,目前阶段整体管理策略是昼高夜低、晴高阴低,瓜果类蔬菜保持白天22-25℃、夜间12-14℃,定植前5-7天开始低温炼苗,保持白天15-20℃、夜间10-12℃;耐寒性叶类菜保持白天18°C-22°C、夜晚8°C-10°C,炼苗温度白天15°C-20°C、夜晚5°C-8°C;二是水肥管理,7天左右叶面喷肥1次(浓度0.1%),肥料以微量元素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为主,切忌偏施氮肥,炼苗期间一般停止灌溉喷肥;三是注意防控病虫,重点是猝倒病、霜霉病等病害及蓟马、粉虱等小型害虫。
2.露地生产用苗的播种育苗
露地春茬的瓜果类作物生产,3月上中旬正值播种育苗适期,在壮苗培育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育苗场所,育苗要在日光温室内进行,播种前做好场所消毒;二是品种选择,根据目标市场选用适宜良种,种子质量宜符合GB 16715要求;三是宜应用嫁接技术,尤其是黄瓜、冬瓜、茄子生产;四是采用基质育苗,利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3:1:1体积比进行基质配制,每立方米基质混入复合肥料(N-P2O5-K2O=15-15-15)1-2公斤,或选用优质商品基质进行育苗;无是选用适宜育苗容器,一般瓜类作物采用32-50孔穴盘、茄果类作物选用50-72孔穴盘;六是加强苗床管理,确保苗床平整且苗盘与地面土壤隔离,播种时浇足底水、覆膜保湿,种子拱土后及时撤除薄膜,出苗前苗床保持白天25-30℃、夜间18-20℃,出苗后保持白天20-25℃、夜间13-15℃,从第1片真叶展开后视基质水分情况可择时喷淋1次水肥。
二、塑料大棚蔬菜生产
1.越冬叶菜类蔬菜管理
塑料大棚越冬叶菜类蔬菜主要有菠菜、油菜、生菜等,田间管理中在继续做好防寒保温的同时,一是要通过放风防止中午时段温度过高、通过多重覆盖防止夜温度过低,一般控制在白天15-20℃、夜间不宜低于5℃;二是加强田间清理,拔出死苗、清理死叶黄叶;三是及时灌溉返青水,2月底至3月初,可随水冲施大量元素水溶肥8-10kg/亩,并加强灌溉后放风排湿,采收前10天停止灌溉追肥。
2.耐寒蔬菜定植
春季塑料大棚及小拱棚种植耐寒蔬菜作物主要有生菜、芹菜、花椰菜、甘蓝等,上述作物均须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一是把握适宜定植时期,当棚室内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8℃以上、最低气温稳定通过5℃时定植;二是精细整地做畦,定植前注意清洁田园、棚室消毒,结合精细整地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优质有机肥3吨,或生物有机肥2吨,根据不同作物起垄做畦,生菜宜垄作(垄高15-20厘米、垄面宽45-50厘米、沟宽50-55厘米),其它作物可畦作(畦宽1.3-1.5米平畦);三是加强缓苗期管理,移栽后注意防止低温,尤其是“倒春寒”,保持白天20-25℃、夜间10℃以上。
3.快熟蔬菜播种
油菜、茼蒿、菠菜、香菜、小白菜、樱桃萝卜等快熟蔬菜也正是播种的适宜季节。粘质土壤的棚室在先浇底墒水后待水渗后再均匀播种;偏沙质土壤和壤土的棚室可先播种后浇水。覆土薄厚一致后,复盖一层地膜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在出苗50%及时撤去。出苗后适当调低温度,必要时可采取间补苗等方式确保无缺苗断垄情况。
4.喜温瓜果类蔬菜备耕
塑料大棚早春茬瓜果类蔬菜即将定植(平原地区一般3月中下旬、北部山区一般4月中旬),要提前15天施肥整地、整修棚室,具体可参照上期“24节气话种菜-雨水”第一部分“日光温室早春茬喜温性蔬菜的定植”。
三、日光温室蔬菜生产
1.越冬茬瓜果类蔬菜管理
目前开始,日光温室越冬茬瓜果类蔬菜进入产量形成最佳时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争取高产高效。一是调节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保持白天23-28℃、夜间15-18℃;二是加强土壤管理,于大行间(田间操作道)以铁锹翻耕并整平整细,促进根系生长;三是注重植株管理,及时进行整枝打叉、落蔓除病叶老叶、疏花疏果;四是科学浇水追肥,应用水肥一体化膜下灌溉方式,根据天气情况,灌溉频次调整到10-7天1次,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微量元素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8公斤/亩;五是防控病虫,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病虫害的危害逐渐加重,棚内高湿生长环境容易感染发生灰霉、菌核、霜霉、晚疫、猝倒等病害和蚜虫、白粉虱、根结线虫等病虫危害,应首先调节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排湿为重要,发病初期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及时防治,确保产品的安全。
2.早春茬瓜果类蔬菜管理
早春定植的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喜温性作物,即将陆续进入开花坐果期,在做好温湿度环境调控的同时,要田间及时悬挂诱虫色板、检修风口处防虫网;适时吊秧绑蔓、整枝打叉进行植株调整;加强中耕松土为根系创造适宜土壤环境;对于番茄、茄子,在开花期适时采取熊蜂或喷花等辅助授粉方式措施促进坐果,并及早疏去过多的果实和畸形果实;根据植株长势合理调控水肥,在土壤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控制浇水,待第一层果实坐住后再灌溉施肥,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大量元素水溶肥5-8公斤/亩。
(供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曹华 王铁臣)
今年公历3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进入农历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自然界重现其应有的生机。“惊蛰一犁土”意思是说“惊蛰”以后菜田农事活动陆续繁忙起来。
“惊蛰”节气是塑料大棚和露地蔬菜作物育苗管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日光温室越冬茬瓜果类蔬菜产量形成和早春茬瓜果类蔬菜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关键时期,大棚生菜、芹菜、甘蓝等耐寒性作物也已开始定植。
一、培育健壮幼苗
1.塑料大棚生产用苗的苗期管理
3月上旬开始,塑料大棚春季耐寒性蔬菜和喜温性蔬菜将陆续开始定植,此时正值幼苗管理的关键时期,广大生产主体要围绕温度、水肥和病虫防控加强苗期管理,实现“苗好七成收”。一是温度管理,目前阶段整体管理策略是昼高夜低、晴高阴低,瓜果类蔬菜保持白天22-25℃、夜间12-14℃,定植前5-7天开始低温炼苗,保持白天15-20℃、夜间10-12℃;耐寒性叶类菜保持白天18°C-22°C、夜晚8°C-10°C,炼苗温度白天15°C-20°C、夜晚5°C-8°C;二是水肥管理,7天左右叶面喷肥1次(浓度0.1%),肥料以微量元素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为主,切忌偏施氮肥,炼苗期间一般停止灌溉喷肥;三是注意防控病虫,重点是猝倒病、霜霉病等病害及蓟马、粉虱等小型害虫。
2.露地生产用苗的播种育苗
露地春茬的瓜果类作物生产,3月上中旬正值播种育苗适期,在壮苗培育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育苗场所,育苗要在日光温室内进行,播种前做好场所消毒;二是品种选择,根据目标市场选用适宜良种,种子质量宜符合GB 16715要求;三是宜应用嫁接技术,尤其是黄瓜、冬瓜、茄子生产;四是采用基质育苗,利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3:1:1体积比进行基质配制,每立方米基质混入复合肥料(N-P2O5-K2O=15-15-15)1-2公斤,或选用优质商品基质进行育苗;无是选用适宜育苗容器,一般瓜类作物采用32-50孔穴盘、茄果类作物选用50-72孔穴盘;六是加强苗床管理,确保苗床平整且苗盘与地面土壤隔离,播种时浇足底水、覆膜保湿,种子拱土后及时撤除薄膜,出苗前苗床保持白天25-30℃、夜间18-20℃,出苗后保持白天20-25℃、夜间13-15℃,从第1片真叶展开后视基质水分情况可择时喷淋1次水肥。
二、塑料大棚蔬菜生产
1.越冬叶菜类蔬菜管理
塑料大棚越冬叶菜类蔬菜主要有菠菜、油菜、生菜等,田间管理中在继续做好防寒保温的同时,一是要通过放风防止中午时段温度过高、通过多重覆盖防止夜温度过低,一般控制在白天15-20℃、夜间不宜低于5℃;二是加强田间清理,拔出死苗、清理死叶黄叶;三是及时灌溉返青水,2月底至3月初,可随水冲施大量元素水溶肥8-10kg/亩,并加强灌溉后放风排湿,采收前10天停止灌溉追肥。
2.耐寒蔬菜定植
春季塑料大棚及小拱棚种植耐寒蔬菜作物主要有生菜、芹菜、花椰菜、甘蓝等,上述作物均须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一是把握适宜定植时期,当棚室内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8℃以上、最低气温稳定通过5℃时定植;二是精细整地做畦,定植前注意清洁田园、棚室消毒,结合精细整地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优质有机肥3吨,或生物有机肥2吨,根据不同作物起垄做畦,生菜宜垄作(垄高15-20厘米、垄面宽45-50厘米、沟宽50-55厘米),其它作物可畦作(畦宽1.3-1.5米平畦);三是加强缓苗期管理,移栽后注意防止低温,尤其是“倒春寒”,保持白天20-25℃、夜间10℃以上。
3.快熟蔬菜播种
油菜、茼蒿、菠菜、香菜、小白菜、樱桃萝卜等快熟蔬菜也正是播种的适宜季节。粘质土壤的棚室在先浇底墒水后待水渗后再均匀播种;偏沙质土壤和壤土的棚室可先播种后浇水。覆土薄厚一致后,复盖一层地膜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在出苗50%及时撤去。出苗后适当调低温度,必要时可采取间补苗等方式确保无缺苗断垄情况。
4.喜温瓜果类蔬菜备耕
塑料大棚早春茬瓜果类蔬菜即将定植(平原地区一般3月中下旬、北部山区一般4月中旬),要提前15天施肥整地、整修棚室,具体可参照上期“24节气话种菜-雨水”第一部分“日光温室早春茬喜温性蔬菜的定植”。
三、日光温室蔬菜生产
1.越冬茬瓜果类蔬菜管理
目前开始,日光温室越冬茬瓜果类蔬菜进入产量形成最佳时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争取高产高效。一是调节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保持白天23-28℃、夜间15-18℃;二是加强土壤管理,于大行间(田间操作道)以铁锹翻耕并整平整细,促进根系生长;三是注重植株管理,及时进行整枝打叉、落蔓除病叶老叶、疏花疏果;四是科学浇水追肥,应用水肥一体化膜下灌溉方式,根据天气情况,灌溉频次调整到10-7天1次,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微量元素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8公斤/亩;五是防控病虫,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病虫害的危害逐渐加重,棚内高湿生长环境容易感染发生灰霉、菌核、霜霉、晚疫、猝倒等病害和蚜虫、白粉虱、根结线虫等病虫危害,应首先调节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排湿为重要,发病初期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及时防治,确保产品的安全。
2.早春茬瓜果类蔬菜管理
早春定植的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喜温性作物,即将陆续进入开花坐果期,在做好温湿度环境调控的同时,要田间及时悬挂诱虫色板、检修风口处防虫网;适时吊秧绑蔓、整枝打叉进行植株调整;加强中耕松土为根系创造适宜土壤环境;对于番茄、茄子,在开花期适时采取熊蜂或喷花等辅助授粉方式措施促进坐果,并及早疏去过多的果实和畸形果实;根据植株长势合理调控水肥,在土壤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控制浇水,待第一层果实坐住后再灌溉施肥,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大量元素水溶肥5-8公斤/亩。
(供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曹华 王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