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话农事丨惊蛰(二)
- 北京农业
- 2023-03-16 01:20:29
行业动态【节气话农事丨惊蛰(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农业与气象相结合的精髓,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瑰宝。节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每个节气因不同地区而产生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也各有特点。
今年公历3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进入农历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自然界重现其应有的生机。“惊蛰一犁土”意思是说“惊蛰”以后菜田农事活动陆续繁忙起来。
“惊蛰”节气是塑料大棚和露地蔬菜作物育苗管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日光温室越冬茬瓜果类蔬菜产量形成和早春茬瓜果类蔬菜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关键时期,大棚生菜、芹菜、甘蓝等耐寒性作物也已开始定植。
一、日光温室蔬菜生产
1.越冬茬瓜果类蔬菜管理
目前开始,日光温室越冬茬瓜果类蔬菜进入产量形成最佳时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争取高产高效。
一是调节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保持白天23-28℃、夜间15-18℃。
二是加强土壤管理,于大行间(田间操作道)以铁锹翻耕并整平整细,促进根系生长。
三是注重植株管理,及时进行整枝打叉、落蔓除病叶老叶、疏花疏果。
四是科学浇水追肥,应用水肥一体化膜下灌溉方式,根据天气情况,灌溉频次调整到10-7天1次,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微量元素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8公斤/亩。
五是防控病虫,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病虫害的危害逐渐加重,棚内高湿生长环境容易感染发生灰霉、菌核、霜霉、晚疫、猝倒等病害和蚜虫、白粉虱、根结线虫等病虫危害,应首先调节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排湿为重要,发病初期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及时防治,确保产品的安全。
2.早春茬瓜果类蔬菜管理
早春定植的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喜温性作物,即将陆续进入开花坐果期,在做好温湿度环境调控的同时,要田间及时悬挂诱虫色板、检修风口处防虫网;适时吊秧绑蔓、整枝打叉进行植株调整;加强中耕松土为根系创造适宜土壤环境;对于番茄、茄子,在开花期适时采取熊蜂或喷花等辅助授粉方式措施促进坐果,并及早疏去过多的果实和畸形果实;根据植株长势合理调控水肥,在土壤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控制浇水,待第一层果实坐住后再灌溉施肥,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大量元素水溶肥5-8公斤/亩。
二、露地越冬根茬菜的管理
越冬的小葱、菠菜等根茬蔬菜开始逐渐返青,应加强中耕松土管理,拔出死苗、清理死叶黄叶,并做好浇水追肥的准备工作。
三、早春设施蔬菜防控“倒春寒”技术
“惊蛰”节气后虽然气温逐步回升,但不乏有些年份出现降温、降雪、大风等恶劣天气,要防止“倒春寒”天气对春季蔬菜生产的影响。
1.防范措施
一是注重定植前的幼苗低温锻炼。
二是加强设施检修,及时修补棚膜上的漏洞或裂缝、绷紧压膜线,大风天气塑料大棚务必关严风口。
三是加强保温管理,对于塑料大棚生产,准备好小拱棚、二道幕等多层覆盖材料,同时可于夜间棚周围挡一圈草帘、棚顶覆盖保温材料或黑色遮阳网以减少棚内热量向外界辐射,做好应急加温准备。
四是加强植株管理,及时采收、疏除老叶/病叶、畸形果及侧枝等,减轻植株负担,对于叶类蔬菜也应能采尽采。
五是注重田间管理,利用晴好天气田间灌溉一次并及时中耕,适当放风降湿,然后进入蓄热保温管理,提高土壤蓄热能力以抵御低温。
2.天气好转后的管理
一是注意温光管理,天气放晴、气温回升,要避免棚室快速升温和植株骤然见光,以防植株萎蔫或死亡(闪苗)。
二是通过中耕松土,改善根系通气条件,促进根系活力恢复。
三是植株管理,及时剪除遭受冷害或冻害的植株部分,避免其霉变而诱发病害,若田间遭受低温影响较为普遍,要注意保持田间一定的空气湿度,或通过叶面喷水提高棚室空气相对湿度,减缓叶片蒸腾。
四是慎重水肥管理,由于受低温影响、根系活力下降,可结合药剂防治喷施叶面肥给植株补充营养,经过5-7天植株基本恢复正常再进入常规水肥管理。
四、贮存菜的出售
目前,天气逐渐变暖,冬季贮存的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芹菜等蔬菜要陆续出窖上市,做好整修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整修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供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曹华 王铁臣)
今年公历3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进入农历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自然界重现其应有的生机。“惊蛰一犁土”意思是说“惊蛰”以后菜田农事活动陆续繁忙起来。
“惊蛰”节气是塑料大棚和露地蔬菜作物育苗管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日光温室越冬茬瓜果类蔬菜产量形成和早春茬瓜果类蔬菜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关键时期,大棚生菜、芹菜、甘蓝等耐寒性作物也已开始定植。
一、日光温室蔬菜生产
1.越冬茬瓜果类蔬菜管理
目前开始,日光温室越冬茬瓜果类蔬菜进入产量形成最佳时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争取高产高效。
一是调节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保持白天23-28℃、夜间15-18℃。
二是加强土壤管理,于大行间(田间操作道)以铁锹翻耕并整平整细,促进根系生长。
三是注重植株管理,及时进行整枝打叉、落蔓除病叶老叶、疏花疏果。
四是科学浇水追肥,应用水肥一体化膜下灌溉方式,根据天气情况,灌溉频次调整到10-7天1次,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微量元素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8公斤/亩。
五是防控病虫,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病虫害的危害逐渐加重,棚内高湿生长环境容易感染发生灰霉、菌核、霜霉、晚疫、猝倒等病害和蚜虫、白粉虱、根结线虫等病虫危害,应首先调节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排湿为重要,发病初期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及时防治,确保产品的安全。
2.早春茬瓜果类蔬菜管理
早春定植的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喜温性作物,即将陆续进入开花坐果期,在做好温湿度环境调控的同时,要田间及时悬挂诱虫色板、检修风口处防虫网;适时吊秧绑蔓、整枝打叉进行植株调整;加强中耕松土为根系创造适宜土壤环境;对于番茄、茄子,在开花期适时采取熊蜂或喷花等辅助授粉方式措施促进坐果,并及早疏去过多的果实和畸形果实;根据植株长势合理调控水肥,在土壤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控制浇水,待第一层果实坐住后再灌溉施肥,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大量元素水溶肥5-8公斤/亩。
二、露地越冬根茬菜的管理
越冬的小葱、菠菜等根茬蔬菜开始逐渐返青,应加强中耕松土管理,拔出死苗、清理死叶黄叶,并做好浇水追肥的准备工作。
三、早春设施蔬菜防控“倒春寒”技术
“惊蛰”节气后虽然气温逐步回升,但不乏有些年份出现降温、降雪、大风等恶劣天气,要防止“倒春寒”天气对春季蔬菜生产的影响。
1.防范措施
一是注重定植前的幼苗低温锻炼。
二是加强设施检修,及时修补棚膜上的漏洞或裂缝、绷紧压膜线,大风天气塑料大棚务必关严风口。
三是加强保温管理,对于塑料大棚生产,准备好小拱棚、二道幕等多层覆盖材料,同时可于夜间棚周围挡一圈草帘、棚顶覆盖保温材料或黑色遮阳网以减少棚内热量向外界辐射,做好应急加温准备。
四是加强植株管理,及时采收、疏除老叶/病叶、畸形果及侧枝等,减轻植株负担,对于叶类蔬菜也应能采尽采。
五是注重田间管理,利用晴好天气田间灌溉一次并及时中耕,适当放风降湿,然后进入蓄热保温管理,提高土壤蓄热能力以抵御低温。
2.天气好转后的管理
一是注意温光管理,天气放晴、气温回升,要避免棚室快速升温和植株骤然见光,以防植株萎蔫或死亡(闪苗)。
二是通过中耕松土,改善根系通气条件,促进根系活力恢复。
三是植株管理,及时剪除遭受冷害或冻害的植株部分,避免其霉变而诱发病害,若田间遭受低温影响较为普遍,要注意保持田间一定的空气湿度,或通过叶面喷水提高棚室空气相对湿度,减缓叶片蒸腾。
四是慎重水肥管理,由于受低温影响、根系活力下降,可结合药剂防治喷施叶面肥给植株补充营养,经过5-7天植株基本恢复正常再进入常规水肥管理。
四、贮存菜的出售
目前,天气逐渐变暖,冬季贮存的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芹菜等蔬菜要陆续出窖上市,做好整修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整修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供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曹华 王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