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刚:“新农人”追逐“兴农梦”
- 合肥晚报
- 2024-12-12 07:23:39
乡村振兴【陈志刚:“新农人”追逐“兴农梦”】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省种粮大户”“合肥市劳动模范”、合肥市“十佳种粮大户”……从事粮食生产10余年,安徽省瑞年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陈志刚取得了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
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了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陈志刚又荣获“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荣誉。“能够获得这项荣誉,我很高兴。未来我会继续推广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陈志刚说。
返乡创业当起“新农人”
1996年,陈志刚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国内一家知名农化企业从事植保相关工作。而后,他离职创业,走南闯北多年,每次回到肥东老家,看到家乡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总让他感叹不已。
久而久之,“想为家乡做点事”的想法在他心里变得越来越强烈。2012年,他和爱人在肥东县张集乡创办了安徽省瑞年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承包流转1500多亩土地。同时,他又成立“肥东县陈志刚家庭农场”,主要从事水稻、小麦种植和销售。
由于过去工作常和农业打交道,陈志刚在粮食生产上也算摸到了门道。第一年,种粮还算顺利。可谁知第二年就遇到了旱情,减产严重。“我给农田买了保险,除去保险赔付的损失,还亏了十多万。”陈志刚说,也就是那时起,他意识到,种粮不是一件容易事。
“那时候我天天清晨四点多钟就起来,晚上也得忙到九十点。虽然付出越多不代表产量越高,但你不付出,产量肯定高不了。”陈志刚告诉记者,他发现农业要想发展得好,关键还是要找对路子。于是他开始转变思路,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以农业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过程增值,每年的年产值可达数百万元。
扎根田野追逐“兴农梦”
眼看着陈志刚把公司和农场经营得红红火火,附近一些农户也开始向他取经。
为了帮助乡亲解决技术难题,陈志刚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要是在电话里沟通不清楚,他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农户解决问题。
为解决粮食晾晒和贮存问题,陈志刚筹资购买粮食烘干设备2套,建造晒场1000多平方米,着力解决周边种植大户贮存晾晒难题。
粮食卖价低是种植大户的心病,陈志刚联系农药、肥料、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厂家,为大家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摸索的新经验。
同时,他积极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联系新品种,做好粮食种植前风险评估。另外,注重种植前与收购方签订收购协议,锁定粮食价格,降低种植风险。
另外,陈志刚还牵头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成立了5个创新课题小组,对遇到的棘手问题进行集中攻关。
截至目前,已研制出《水稻印刷播种技术》《两熟水旱轮作种植业化肥减施增效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研究》《水稻丸粒化水直播控草技术》等多项技术成果,并转化成了生产力,共为企业节约成本约70万元。(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
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了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陈志刚又荣获“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荣誉。“能够获得这项荣誉,我很高兴。未来我会继续推广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陈志刚说。
返乡创业当起“新农人”
1996年,陈志刚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国内一家知名农化企业从事植保相关工作。而后,他离职创业,走南闯北多年,每次回到肥东老家,看到家乡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总让他感叹不已。
久而久之,“想为家乡做点事”的想法在他心里变得越来越强烈。2012年,他和爱人在肥东县张集乡创办了安徽省瑞年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承包流转1500多亩土地。同时,他又成立“肥东县陈志刚家庭农场”,主要从事水稻、小麦种植和销售。
由于过去工作常和农业打交道,陈志刚在粮食生产上也算摸到了门道。第一年,种粮还算顺利。可谁知第二年就遇到了旱情,减产严重。“我给农田买了保险,除去保险赔付的损失,还亏了十多万。”陈志刚说,也就是那时起,他意识到,种粮不是一件容易事。
“那时候我天天清晨四点多钟就起来,晚上也得忙到九十点。虽然付出越多不代表产量越高,但你不付出,产量肯定高不了。”陈志刚告诉记者,他发现农业要想发展得好,关键还是要找对路子。于是他开始转变思路,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以农业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过程增值,每年的年产值可达数百万元。
扎根田野追逐“兴农梦”
眼看着陈志刚把公司和农场经营得红红火火,附近一些农户也开始向他取经。
为了帮助乡亲解决技术难题,陈志刚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要是在电话里沟通不清楚,他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农户解决问题。
为解决粮食晾晒和贮存问题,陈志刚筹资购买粮食烘干设备2套,建造晒场1000多平方米,着力解决周边种植大户贮存晾晒难题。
粮食卖价低是种植大户的心病,陈志刚联系农药、肥料、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厂家,为大家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摸索的新经验。
同时,他积极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联系新品种,做好粮食种植前风险评估。另外,注重种植前与收购方签订收购协议,锁定粮食价格,降低种植风险。
另外,陈志刚还牵头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成立了5个创新课题小组,对遇到的棘手问题进行集中攻关。
截至目前,已研制出《水稻印刷播种技术》《两熟水旱轮作种植业化肥减施增效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研究》《水稻丸粒化水直播控草技术》等多项技术成果,并转化成了生产力,共为企业节约成本约70万元。(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