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委员通道丨侯文邦:做好“土特产”文章 红薯教授有本“红薯经”
- 大河网
- 2025-01-20 13:09:05
河南的红薯教授有本红薯经 【2025委员通道丨侯文邦:做好“土特产”文章 红薯教授有本“红薯经”】
“有很多人称我为‘红薯教授’,这个称呼让我感到非常亲切,感到无上光荣,让我更有动力……”
1月17日,在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上,对红薯有着特殊感情的省政协委员、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研究院院长侯文邦如是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想种出好红薯,得先有好品种。为此,侯文邦走遍了全国很多红薯产区,品尝了上百种红薯后,最终选择口味好、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红薯品种推广种植。
“红薯病毒病被称为红薯的‘癌症’。”为此,侯文邦团队成立了甘薯脱毒工程技术中心,培育并推广脱毒薯苗,目前累计推广种植200多万亩。他还把红薯种植技术培训班搬到了田间地头,拍摄“教授教你种红薯”科普视频,累计推送科普资讯500余篇,培训学员20000余人。
在过去,红薯是充饥保命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如今,红薯成了消费者公认的保健食品,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我们‘用产业链思维,让种植户赚钱’,引领薯农种出好看、好吃,受消费者欢迎的红薯产品,用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侯文邦介绍,这些年,仅洛阳红薯产业,就带动5000多农户,增收6000余万元,带动经济效益40亿元。当非遗项目遇上首个非遗春节
在侯文邦看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红薯教授”这个称呼,不仅让他感受到大家对扑在一线科研人员的尊重,也让他感受到了乡村振兴这条路大有可为。
“有很多人称我为‘红薯教授’,这个称呼让我感到非常亲切,感到无上光荣,让我更有动力……”
1月17日,在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上,对红薯有着特殊感情的省政协委员、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研究院院长侯文邦如是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想种出好红薯,得先有好品种。为此,侯文邦走遍了全国很多红薯产区,品尝了上百种红薯后,最终选择口味好、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红薯品种推广种植。
“红薯病毒病被称为红薯的‘癌症’。”为此,侯文邦团队成立了甘薯脱毒工程技术中心,培育并推广脱毒薯苗,目前累计推广种植200多万亩。他还把红薯种植技术培训班搬到了田间地头,拍摄“教授教你种红薯”科普视频,累计推送科普资讯500余篇,培训学员20000余人。
在过去,红薯是充饥保命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如今,红薯成了消费者公认的保健食品,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我们‘用产业链思维,让种植户赚钱’,引领薯农种出好看、好吃,受消费者欢迎的红薯产品,用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侯文邦介绍,这些年,仅洛阳红薯产业,就带动5000多农户,增收6000余万元,带动经济效益40亿元。当非遗项目遇上首个非遗春节
在侯文邦看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红薯教授”这个称呼,不仅让他感受到大家对扑在一线科研人员的尊重,也让他感受到了乡村振兴这条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