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对口帮扶理塘县:高原麦田里的“丰收密码”

  • 成都农业
  • 2025-05-01 23:56:26
三农资讯【新都区对口帮扶理塘县:高原麦田里的“丰收密码”】农业农村农产品

开篇
一粒种子,书写高原农业新篇章

四月的理塘,寒风依旧凛冽,但甲洼镇的千亩农田里却涌动着一股暖流。4月23日,由成都市新都区对口援建的“川麦1247”优质小麦示范种植项目正式启动,这片海拔4000米的“天空之城”,迎来了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时刻。新都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与理塘县携手,用科技与汗水在雪域高原播下“金色希望”。

硬核突破
亩产飙升70%,科技赋能高原农业

“川麦1247”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培育,是适合高海拔地区的优质小麦品种,以早熟、抗逆、抗倒伏的硬核特性,攻克理塘县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的种植难题。2024年试验田数据显示,该品种亩产达289.21公斤,较当地传统小麦(亩产169公斤)增产70%,创下高原小麦单产新纪录!

帮扶实招
30万专项资金“浇灌”产业振兴

新都区精准投入帮扶专项资金30万元,通过“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联动,推动理塘农业从“靠天吃饭”向“科技集约”转型。项目由新都区邀请四川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全程驻点,筛选“川麦1247”麦种替代传统低产品种,同时配合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种田新技能”。

项目覆盖理塘县木拉镇、甲洼镇、濯桑乡等6个农区乡镇及理塘县康南农牧业基地,总种植面积达1000亩,预计增产10万公斤以上,惠及数百户农户。

振兴答卷
从“增产”到“增收”的跨越

理塘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莉在现场感慨:“该项目的实施,使理塘县农业种植结构得到了优化,为农户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作物新选择。产量的大幅提升,将直接带动农民收入增长,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活力。”

依托康南农牧业基地规模化种植,未来将打造“理塘高原麦”地理标志品牌,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小麦秸秆回收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形成“种养循环”绿色产业链。

结语
麦浪滚滚,共绘振兴画卷

在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下,千亩“川麦1247”示范田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更见证了新都与理塘“山海情深”的帮扶承诺。从一粒种子到万亩良田,从产量突破到农民笑脸,这场高原农业的“绿色革命”,正书写着对口帮扶的“共富新篇”。(来源:新都农业)
新都区对口帮扶理塘县:高原麦田里的“丰收密码”新都区对口帮扶理塘县:高原麦田里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