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千岛湖美好一夏
- 鸿雅山房
- 2022-07-08 15:44:22
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 University of Oxford)藏的越窑器物。
越窑青瓷一直被认为是中华瓷器之祖,以浙江地区为中心的越窑青瓷,其烧造历史和影响几乎贯穿了中国制瓷史。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
中国近代考古学家陈万里先生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去千岛湖美好一夏
越窑青瓷一直被认为是中华瓷器之祖,以浙江地区为中心的越窑青瓷,其烧造历史和影响几乎贯穿了中国制瓷史。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
中国近代考古学家陈万里先生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去千岛湖美好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