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 中国艺术品收藏
  • 2022-08-23 03:55:12
行书【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卷,纸本,25.5×95.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寄米元章。魏泰。绿野风回草偃波。方塘踈雨净倾荷。几年萧寺书红叶。一日山阴换白鵞。湘浦昔同要月醉。泂湖还忆扣舷歌。缁衣化尽故山去。白发相思一陪多。次韵。米芾。山椒卜筑瞰江波。千里常怀楚制荷。旧怜俊气闲羁马。老厌奴书不玩鵞。真逸岂因明主弃。圣时长和野民歌。一自扣舷惊夏统。洛川云物至今多。泰襄阳人。能诗名振江汉。不仕宦。昨入都久留。回山之日。芾始及都门故人不及见。寄此诗。乃和。故与王平甫并为诗豪。
此帖所书诗文,是米芾与魏泰的酬答唱和、畅叙幽情之作。据米芾年谱记载,宋熙宁八年至元丰四年(1075—1081),米芾在长沙掾任。其间米芾尝与魏泰或泛舟湘浦,把酒邀月;或赋诗唱和,扣舷而歌,结下了深厚的诗书友谊,留下了“湘浦昔同邀月醉”、“圣时长和野民歌”的美好回忆,以致在阔别近20年后,彼此仍然“千里常怀”、“白发相思”。
米芾(1051-1108年),北宋书画家、鉴赏家,祖籍太原(山西),迁襄阳(湖北襄樊)。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因举止狂放,世称“米颠”。行草书博取前人所长,用笔豪放,有“风樯阵马,沉著痛快”之评。此卷虽掌握米芾书法形态,然用笔轻挑柔弱,点画间亦时显自家笔法,整体水准远逊米芾。另有他本传世,内容及书写位置皆与本卷接近,惟点画间略有不同。
这就是中国风 遇见艺术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  北宋 米芾 《与魏泰唱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