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须弥——上海博物馆藏封泥展
- 菲丶Q
- 2022-12-14 17:00:55
芥子须弥——上海博物馆藏封泥展
封泥是印章使用后的遗迹,古人在封检文书或封存物品时,于捆扎处置上泥丸,再将印章抑压其上留下印文,以为封存、凭信、归属、责任人的标识。
从出土实物来看,战国时期已有封泥,秦汉尤多,至魏晋仍在使用。印面上内凹的阴文,钤盖在泥土上会留下凸起的阳文,与我们现在用印泥钤盖出的“白文”效果相反。封泥上的阳文更易于辨识,因此这一时期的官印文字以阴文为主。
展示中左侧柜里的11枚封泥(图2,图4-9)大体可归为一类。透过这类封泥,可见当时的国家行政主体架构——如御史府、大司农等高阶官署/职官——行使职权时所留下的用印痕迹,大部分可与史籍相印证。
右侧中心柜里的9枚封泥(图3,图10-15)大体可归为另一类。这类是低阶职官/官署印封泥,为国家行政基层组织行使职权时所留下的用印痕迹,是对还原秦汉时期基层治理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
上海看展 @上海博物馆
上海·上海博物馆
封泥是印章使用后的遗迹,古人在封检文书或封存物品时,于捆扎处置上泥丸,再将印章抑压其上留下印文,以为封存、凭信、归属、责任人的标识。
从出土实物来看,战国时期已有封泥,秦汉尤多,至魏晋仍在使用。印面上内凹的阴文,钤盖在泥土上会留下凸起的阳文,与我们现在用印泥钤盖出的“白文”效果相反。封泥上的阳文更易于辨识,因此这一时期的官印文字以阴文为主。
展示中左侧柜里的11枚封泥(图2,图4-9)大体可归为一类。透过这类封泥,可见当时的国家行政主体架构——如御史府、大司农等高阶官署/职官——行使职权时所留下的用印痕迹,大部分可与史籍相印证。
右侧中心柜里的9枚封泥(图3,图10-15)大体可归为另一类。这类是低阶职官/官署印封泥,为国家行政基层组织行使职权时所留下的用印痕迹,是对还原秦汉时期基层治理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
上海看展 @上海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