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

  • 江南紫云英
  • 2023-01-03 21:57:31
盛世风华——大唐地宫的惊世宝藏
【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
口径10.76厘米,高4.04厘米。1987年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法门寺博物馆藏。
法门寺地宫后室共出土2套共10件同类器物。"波罗子"或为般若,唐朝人喝茶时常搭配茶点,波罗子则是盛放茶点的器具。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智慧。壸门在宋代李诫所编的《营造法式》中写作"壶门",是佛教建筑中门的一种形制,也是一种镂空的装饰样式。
波罗子,又称罍子、樏子,古代一种内部有隔档的盛具,用于宴席中盛放多种食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唐代时依旧沿用。法门寺地宫出土2组鎏金壸门座银波罗子,每组5件,形制相同。波罗子口沿有子母口,器心分为4格,可单独使用,亦可上下相叠使用。
中国古代金银器 镇江·镇江博物馆
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唐 · 銮金壸门座银波罗子(1组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