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江公仔戏:木偶舞动,琼韵悠扬
- 大众新闻-半岛都市报
- 2025-01-03 03:19:25
濒临失传的木偶剧走出去大放异彩【海南三江公仔戏:木偶舞动,琼韵悠扬】在海口举行的2024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大会,让人深感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也向世界展示海南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和创新成果。近年来,海南大力挖掘本土文化,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激发了大批创作者的热情,他们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再创造,让黎锦文化、三江公仔戏文化这些海南文化元素绽放活力。
三江公仔戏又称木偶戏,以海南方言、民歌、民间器乐为基础,对历史故事和本地民间故事进行演绎,融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于一体。这种极具海南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冯海在幕后“唱念”,公仔在台前“做打”。公仔戏演员虽不露脸,表情却十分生动,喜怒哀乐,变化万端。“虽然观众看不到我们,但我们要表达出剧中人物的悲欢,怒要大声骂出来,喜要开心地唱出来,这样才能演好公仔戏,让观众跟着我们入戏。”今年52岁的冯海是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村民,也是远近闻名的三江公仔戏传承人,说起公仔戏,他眼中深情满满。
公仔的头部和双手是木雕的,肩膀由藤条竹篾编织而成。宽大艳丽的戏袍遮住了公仔的身体,演员手持的木棍从公仔身后插入体内,一直通到公仔的头部,方便操纵。熟练地一拉一伸之间,公仔的眼珠时而转动、时而定住,嘴巴时闭、时合,舌头伸缩自如。“在表演程式上,三江公仔戏有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跪马、射箭、滚翻、眼睛转动、嘴巴张合、双手抓拿等,根据剧情灵活运用。”冯海介绍道。
三江公仔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戏剧形象相当丰富,有佛祖、女娲、海龙王、圣母、雷公、雷婆、仙女等。最考验公仔戏演员功底的是一人分饰多角,每个演员都要熟悉整台戏的唱本,懂得每个角色的唱腔。
回首公仔戏的黄金时期,冯海眼神中流露出向往,陷入沉思,嘴角带笑地回忆说,“早些年,老艺人演出家当很简单,戏班班主带着艺人抬着长凳、木板搭成戏台。每到一处,戏迷们便早早地提着凳子,翘首以盼等待开场,那时候看公仔戏都还需要买戏票,戏班生意十分红火。”连冯海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看公仔戏的人越来越少,观众也逐渐变成年逾古稀的老人。不忍心看到心爱的公仔戏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冯海一直致力于公仔戏的传承、教学,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公仔戏文化。“现在我可忙了,不仅线下请戏的多,有时还要参加线上‘云看戏’直播活动,我自己还要录视频发到社交平台,只为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仔戏,喜欢公仔戏。”(来源:光明日报、南海网海南新闻)
三江公仔戏又称木偶戏,以海南方言、民歌、民间器乐为基础,对历史故事和本地民间故事进行演绎,融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于一体。这种极具海南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冯海在幕后“唱念”,公仔在台前“做打”。公仔戏演员虽不露脸,表情却十分生动,喜怒哀乐,变化万端。“虽然观众看不到我们,但我们要表达出剧中人物的悲欢,怒要大声骂出来,喜要开心地唱出来,这样才能演好公仔戏,让观众跟着我们入戏。”今年52岁的冯海是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村民,也是远近闻名的三江公仔戏传承人,说起公仔戏,他眼中深情满满。
公仔的头部和双手是木雕的,肩膀由藤条竹篾编织而成。宽大艳丽的戏袍遮住了公仔的身体,演员手持的木棍从公仔身后插入体内,一直通到公仔的头部,方便操纵。熟练地一拉一伸之间,公仔的眼珠时而转动、时而定住,嘴巴时闭、时合,舌头伸缩自如。“在表演程式上,三江公仔戏有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跪马、射箭、滚翻、眼睛转动、嘴巴张合、双手抓拿等,根据剧情灵活运用。”冯海介绍道。
三江公仔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戏剧形象相当丰富,有佛祖、女娲、海龙王、圣母、雷公、雷婆、仙女等。最考验公仔戏演员功底的是一人分饰多角,每个演员都要熟悉整台戏的唱本,懂得每个角色的唱腔。
回首公仔戏的黄金时期,冯海眼神中流露出向往,陷入沉思,嘴角带笑地回忆说,“早些年,老艺人演出家当很简单,戏班班主带着艺人抬着长凳、木板搭成戏台。每到一处,戏迷们便早早地提着凳子,翘首以盼等待开场,那时候看公仔戏都还需要买戏票,戏班生意十分红火。”连冯海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看公仔戏的人越来越少,观众也逐渐变成年逾古稀的老人。不忍心看到心爱的公仔戏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冯海一直致力于公仔戏的传承、教学,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公仔戏文化。“现在我可忙了,不仅线下请戏的多,有时还要参加线上‘云看戏’直播活动,我自己还要录视频发到社交平台,只为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仔戏,喜欢公仔戏。”(来源:光明日报、南海网海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