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

  • 盾乙
  • 2025-03-01 20:21:49
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

圖1-5,「古地亞盃」。對應於拉格甚第二王朝時期,更確切地說是總督/王子的攝政時期,在蘇美爾語中稱為"ensi",稱為Gudea,公元前 2141-前2122年。(對應於中國傳說中的堯舜時期)這件聖物是用滑石雕刻製作的,尺寸為 23 x8 x12公分,用作供奉器。它包含一段用蘇美文字書寫的文字:可翻譯為:「致 Ningiszzida(或Ningishzida)」;古地亞之王、拉格甚之主,為了延長自己的生命,將它奉獻給你。」它似乎是祭拜寧吉什茲達(Ningishzida)神靈的儀式的一部分,寧吉什茲達是拉加斯(Lagas)「patesi」的個人神。此聖杯的裝飾從底部到邊緣,呈現出兩條蛇纏繞樹幹的圖案,旁邊還有兩條猖獗的蛇龍托住門扇。寧吉什齊達(Ningishzida)在字源上的意思是「真樹之王」、樹根的保護者,也被稱為“mus-mah”,即「大蛇」,糾纏在一起的雙蛇也被解釋為智慧之神恩基(Enki)和生育女神寧瑪(Ninmah)的合體。有時也被表現為「人首蛇身」,他們是兄妹,也是夫妻。寧瑪直接創造了人類,基恩幫助人類建立了第一個人類文明,這和中國神話中的伏羲、女媧完全吻合。美索不達米亞人認為這蛇也與樹根有關,與生命繁有關。

圖6的雙蛇圖案來自伊朗尼哈萬德市的Gyan山丘出土銅飾片,與末三圖金杯圖案非常類似。

末三圖的金杯來自埃蘭文明,公元前1200年。對應於中國夏商之際。這個獸首而蛇身的糾纏體,也與蘇美爾的雙蛇有關。蘇美爾滑石杯的雙蛇是目前所知人類最早的雙蛇神話體。而無論前後這兩種圖式都遠遠早於伏羲女媧雙蛇體流行開來的漢朝。
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也許這就是中國伏羲女媧圖式的原型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