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提到了北宋时候赵昌的一幅「...

  • 墨者几何
  • 2025-05-17 04:45:53
有网友提到了北宋时候赵昌的一幅「岁朝图」非常像油画风,我查了一下,还的确是

我先摘录一下当下介绍这幅画的文字:
”《岁朝图》是北宋赵昌创作的绢本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面铺天盖地不留边隙的花团锦簇,鲜艳热烈。 画上梅花、山茶、水仙和长春花,以朱砂、白粉、胭脂、石绿画成,再用石青填底,色彩明丽,显得富丽堂皇。 其构图特殊,由湖石和繁密交错的花朵,布满整个画面,丝毫不留空地,整齐严肃,极具装饰的效果。

与过年有关的节令画在古代多称之为“岁朝图”,大致兴起于宋代,徽宗时期宫廷绘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岁朝图》的本质就是高级年画。所谓“岁朝”是一年之初的文艺叫法。历来的文人皇帝很喜欢用这样的画往来友人赏赐臣下,恭贺新禧”

诸位,看到没有?
这里把这幅画写成是高级年画....那其实油画都是高级年画了....
但是明明是徽宗时期宫廷绘画中的一派风格,徽宗时期还有另外一副名画,就是「千里江山图」,后者的作者还是经过徽宗指导的....

我们再看此画的题跋部分:
「 满幅轻绡荟众芳,岁朝首祚报韶光
朱红石绿出画院,写态传情惟赵昌
只以丽称弗论格,稡于多处若闻香
宣和好画非真好,迹涉竽吹热闹场

江少虞谓赵昌画若染成,不为采色所隐。是帧写生工妙,信非昌不能办。第玩其结构,下截布置分明。水仙已居其半,而湖石以上仅五寸许。花朵繁密,略无余地,枝干俱未能展拓尽势。名人章法,殊不如此。盖画幅本大,或有破损处,为庸贾割去,别署伪款,所存已非全璧。然昌画不多觊,吉光片羽,亦自可珍。既题以什,并识所见如右。丙申岁朝御笔」

这个题跋说此画是赵昌所画,是「岁朝首祚」,即开春时候的第一幅画作,而且是画于宣和年间(1119 - 1125)即宋徽宗第六个年号时期,提到的「江少虞」也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人,并且此处还提到此画可能被商人割了一部分,署了伪款,不是全画。根据些信息,可以知道这幅画更可能叫「众芳岁朝报韶光」

同时还提到赵昌的画不多见,说明赵昌不止一幅画,应该还有其他的,但是它们的风格都是一样的,足以区分其独特画风

我们再看现在对赵昌的介绍:
“赵昌(10-11世纪间),字昌之,四川成都人。善画花卉,每于清晨朝露下,对景描摹,故自号写生”

诸位,我们结合「岁朝图」题跋中的文字「是帧写生工妙,信非昌不能办」可以知道,「写生」二字其实是就是绘画中的画法,即写实,把画画的栩栩如生的意思就是「写生」,它不是赵昌的号....当下学习绘画的人也应该知道,「写生」也是特指绘画采风

那么这幅画的题跋究竟是不是乾隆写的?
我认为不是

因为从赵昌到乾隆,中间相隔了 850 年,如此漫长的时间,肯定不可能有人对北宋的人和事如此了如指掌,何况按我们现在的历史考察,其实许多历史资料在明代成化年间,甚至景泰年间就被大量流失了

我们根据此画题跋的文字,也可以知道它其实是一次鉴定此画何人以及在何时所做的鉴定评语,应该是一位精通艺术鉴赏,金石鉴定的皇帝,写于「丙甲」年

那么这个「丙甲」年可能会是以下的哪年呢?
1056年,1116年,1176年,1236年,1296年,1356年,1416年,1476年,1536年,1596年,1656年,1716年,1776年,1836年,1896年

我认为只能是 1176年,1296年,1416年,惟此三年了
1176年正值宋高宗当太上皇的时期,宋高宗在艺术鉴赏能力上仅次于宋徽宗,1296年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金石鉴定专家,赵孟頫,1416年则是永乐年间,本身也是文治武功的极盛时期
.
有网友提到了北宋时候赵昌的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