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除开甾醇结构,其他油是不会让你感觉黏腻的
- 睡美表Ralph
- 2022-12-23 01:16:43
表老师小课堂
双管对对碰
现在越来越流行一种包材形式:双管。其实我本人还挺喜欢这种形式的包材,从最早的娇韵诗双萃精华这一划时代作品的出现,到后来的倩碧双星淡斑精华、越来越多的双管产品开始出现。
化妆品可以看做是两相极的艺术,水相和油相,其实这也是有机物结构性质的体现之一,在人体的感官上也带来不同的体验。水相的保湿剂,清爽清凉,肤感轻盈,但是无法给予油相保湿长时间的润泽,如果强行强化水相保湿度,则会出现黏腻质感【对,除开甾醇结构,其他油是不会让你感觉黏腻的】,同时不同溶解性的活性物强行做在一个配方中,会出现相互打架的情况,这也是双管的好处之一,将不必要接触水的配方分仓保存,减少活性物氧化。
双管在设计上分成两种,一种是左右两管,分开使用,可以理解为变化版的双头龙,或者二步曲精华,另一种呢,则就是双萃为代表的一压双芯同时基础的【2合1管】。本篇就来列举几个运用双管概念,做到1+1>2的单品。
左右齐开,双枪老太婆 - 珀莱雅双白瓶
我一开始还以为这是一支2合1型美白精华,想说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就是一支物美价廉的美白精华,结果发现它的左右两管是分开而不是合一的,多了一些可玩性~拆开就是全脸+点痘印精华,当然也可以挤在一起用,就是全脸的温和提亮精华~
首先大管(28ml那边)是以经典的烟酰胺+HEPES为主要架构,减少黑色素传递,加速黑色素代谢为主要基调的产品,明显就是一支全脸提亮的精华。同时这里面有一个奇华顿的大奖成分Brghtenyl®️(二葡糖基棓酸)抑制UV导致引起的MITF过度活跃,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同时MITF的影想是几乎发生在最源头,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可以几乎改变先天肤色上限的通路,除此以外仅仅只有硫辛酸和传明酸目前有类似功能。搭配的微蓝藻也蛮不错的,强化了皮肤的硫氧还蛋白能力,这玩意可以强化皮肤对于VC的利用率,相当适合白天搭配VC强化性能。
而小管(8ml)则是以VC衍生物+榆绿木+麦角硫因为主的三循环抗氧化淡斑,配合三重积雪草+皮奥宁的祛痘印组合。这个部分其实设计的还蛮巧妙地,一般我们对于面部美白精华对于痘印(尤其是红痘印)的效果并不明显,毕竟没有谁会给美白产品配这么多舒缓抗炎成分,顶多舒缓下美白剂带来的刺激就行。这里另一点比较巧妙的就是用榆绿木来强化麦角硫因,而麦角硫因和榆绿木又可以用来强化VC的利用率和工作时长,正好环环相扣,不仅淡化红痘印,对于更深的褐黑色痘印也有明显的提亮性能。
内外打架,江湖不相见 - Murad Golden-C 黄金C精华
这款是我2021年年榜产品,以美白骨架 - 【果酸+VC+己基间苯二酚】,即用【谷胱甘肽+金】的方案来稳定VC,类似阿魏酸稳定VC的方式,用更强活性的抗氧化剂来循环保持VC的活性。而在另一管中还添加了10%的果酸精华来强化剥脱力,这里低pH果酸,和VC自然不能放在一起,更别说很多怕水解的分子,植物多酚类。
不仅仅是珀莱雅啊,Murad这次用的欧夏至草茎尖细胞培养物物中主要的分子【连翘苷 B 和毛蕊花苷】一个是通过活化Nrf2开关激活皮肤的氧化应激蛋白+促进HO-1酶的产生,应对压力氧化环境,另一个重点就是这玩意其实促进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1的表达,这俩玩意都跟整个体内的抗氧化循环系统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强化本身的氧化应激能力,和珀莱雅的微蓝藻如出一辙。肤感和气味我在年榜中也说过了,淡淡的辛辣花椒味,适合在夜间使用,有10%的果酸还是挺猛。
内外结合,冲锋+后盾 - 兰 AF
嘿嘿,看我说惯了CE,是不是都忘了同系列还有一支AF,也是一支双管产品,这支和CE使用双管的目的不完全相同,CE是为了留存VC的活性而不得不使用醇溶无水配方,而这次第一是为了不让HPR水解使用了油溶体系,另外就是让其自带的油脂来给整个体系滋润感+强化渗透,同时恰到好处的油脂感也缓冲了皮肤会脱皮的风险,收益非常优秀,体验也很愉悦~
小管主打的是双重VA衍生物「0.3%HPR+0.4%丙酸酯」+「Omega3+6」。保守中带着一点小巧思的设计,HPR很容易水解出A酸,带来额外的刺激度,水解完氧化更快,得不偿失。浓度弥补了转化率带来的缺失,总计0.7%的两种酯化体提供了可观的效果,配合了油脂改善细胞膜流动性,渗透度大大提升,抑制皮肤内VA酸逆向转化,我个人用下来的感觉就是平滑相当明显,虽然不会有皱纹一夜没了的效果,但是整体收益可观~
大管:舒缓+充盈抗老两步走,保湿不黏腻。把舒缓精华油中的抗刺激成分悉数搬来,还是一管顺滑的乳液,水溶性的Defensil-soft™+Symsitive️ 1609,又是SymCalmin️,还有卡瓦胡椒,白池花籽油保湿。同时有一点我很喜欢,配合的乙酰化透明质酸钠来解决VA用完的只有细纹磨平,但是不够饱满的视觉问题,一点点乙酰化HA带来的嘭弹感恰到好处。
双管对对碰
现在越来越流行一种包材形式:双管。其实我本人还挺喜欢这种形式的包材,从最早的娇韵诗双萃精华这一划时代作品的出现,到后来的倩碧双星淡斑精华、越来越多的双管产品开始出现。
化妆品可以看做是两相极的艺术,水相和油相,其实这也是有机物结构性质的体现之一,在人体的感官上也带来不同的体验。水相的保湿剂,清爽清凉,肤感轻盈,但是无法给予油相保湿长时间的润泽,如果强行强化水相保湿度,则会出现黏腻质感【对,除开甾醇结构,其他油是不会让你感觉黏腻的】,同时不同溶解性的活性物强行做在一个配方中,会出现相互打架的情况,这也是双管的好处之一,将不必要接触水的配方分仓保存,减少活性物氧化。
双管在设计上分成两种,一种是左右两管,分开使用,可以理解为变化版的双头龙,或者二步曲精华,另一种呢,则就是双萃为代表的一压双芯同时基础的【2合1管】。本篇就来列举几个运用双管概念,做到1+1>2的单品。
左右齐开,双枪老太婆 - 珀莱雅双白瓶
我一开始还以为这是一支2合1型美白精华,想说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就是一支物美价廉的美白精华,结果发现它的左右两管是分开而不是合一的,多了一些可玩性~拆开就是全脸+点痘印精华,当然也可以挤在一起用,就是全脸的温和提亮精华~
首先大管(28ml那边)是以经典的烟酰胺+HEPES为主要架构,减少黑色素传递,加速黑色素代谢为主要基调的产品,明显就是一支全脸提亮的精华。同时这里面有一个奇华顿的大奖成分Brghtenyl®️(二葡糖基棓酸)抑制UV导致引起的MITF过度活跃,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同时MITF的影想是几乎发生在最源头,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可以几乎改变先天肤色上限的通路,除此以外仅仅只有硫辛酸和传明酸目前有类似功能。搭配的微蓝藻也蛮不错的,强化了皮肤的硫氧还蛋白能力,这玩意可以强化皮肤对于VC的利用率,相当适合白天搭配VC强化性能。
而小管(8ml)则是以VC衍生物+榆绿木+麦角硫因为主的三循环抗氧化淡斑,配合三重积雪草+皮奥宁的祛痘印组合。这个部分其实设计的还蛮巧妙地,一般我们对于面部美白精华对于痘印(尤其是红痘印)的效果并不明显,毕竟没有谁会给美白产品配这么多舒缓抗炎成分,顶多舒缓下美白剂带来的刺激就行。这里另一点比较巧妙的就是用榆绿木来强化麦角硫因,而麦角硫因和榆绿木又可以用来强化VC的利用率和工作时长,正好环环相扣,不仅淡化红痘印,对于更深的褐黑色痘印也有明显的提亮性能。
内外打架,江湖不相见 - Murad Golden-C 黄金C精华
这款是我2021年年榜产品,以美白骨架 - 【果酸+VC+己基间苯二酚】,即用【谷胱甘肽+金】的方案来稳定VC,类似阿魏酸稳定VC的方式,用更强活性的抗氧化剂来循环保持VC的活性。而在另一管中还添加了10%的果酸精华来强化剥脱力,这里低pH果酸,和VC自然不能放在一起,更别说很多怕水解的分子,植物多酚类。
不仅仅是珀莱雅啊,Murad这次用的欧夏至草茎尖细胞培养物物中主要的分子【连翘苷 B 和毛蕊花苷】一个是通过活化Nrf2开关激活皮肤的氧化应激蛋白+促进HO-1酶的产生,应对压力氧化环境,另一个重点就是这玩意其实促进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1的表达,这俩玩意都跟整个体内的抗氧化循环系统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强化本身的氧化应激能力,和珀莱雅的微蓝藻如出一辙。肤感和气味我在年榜中也说过了,淡淡的辛辣花椒味,适合在夜间使用,有10%的果酸还是挺猛。
内外结合,冲锋+后盾 - 兰 AF
嘿嘿,看我说惯了CE,是不是都忘了同系列还有一支AF,也是一支双管产品,这支和CE使用双管的目的不完全相同,CE是为了留存VC的活性而不得不使用醇溶无水配方,而这次第一是为了不让HPR水解使用了油溶体系,另外就是让其自带的油脂来给整个体系滋润感+强化渗透,同时恰到好处的油脂感也缓冲了皮肤会脱皮的风险,收益非常优秀,体验也很愉悦~
小管主打的是双重VA衍生物「0.3%HPR+0.4%丙酸酯」+「Omega3+6」。保守中带着一点小巧思的设计,HPR很容易水解出A酸,带来额外的刺激度,水解完氧化更快,得不偿失。浓度弥补了转化率带来的缺失,总计0.7%的两种酯化体提供了可观的效果,配合了油脂改善细胞膜流动性,渗透度大大提升,抑制皮肤内VA酸逆向转化,我个人用下来的感觉就是平滑相当明显,虽然不会有皱纹一夜没了的效果,但是整体收益可观~
大管:舒缓+充盈抗老两步走,保湿不黏腻。把舒缓精华油中的抗刺激成分悉数搬来,还是一管顺滑的乳液,水溶性的Defensil-soft™+Symsitive️ 1609,又是SymCalmin️,还有卡瓦胡椒,白池花籽油保湿。同时有一点我很喜欢,配合的乙酰化透明质酸钠来解决VA用完的只有细纹磨平,但是不够饱满的视觉问题,一点点乙酰化HA带来的嘭弹感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