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0或者研1的朋友会来问我...
- 科研Up主小陈
- 2022-07-02 04:07:47
有研0或者研1的朋友会来问我,想要考博要怎么做,什么时候发小论文什么时候发大论文有多少篇文章陶瓷会比较好什么时候套?
我知道世界上应该有一种回答是:最好研究生一开始就着手准备考博,学好英语,多发点文章,早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方向,最好研一发综述,之后好好做实验,push导师,两年发5篇,然后怎样陶瓷,怎样跟导师保持良好的联系云云。
可是我想的总是,嘿朋友,你才刚刚考上研,你怎么知道你就一定会喜欢做研究呢?
我忍不住想,对于这些朋友来说,想要读博到底是自己真的想要读,还是只是象牙塔里看到的选择太少了那像是唯一一条「正确的路」?
我知道人想事情难免会觉得「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一定要提前怎么怎么做」,我也总是想着如果自己人生再来一遍,我可能会从幼儿园开始鸡自己,买房买比特币,可惜时间已经过去了。然后我会想到,我一定要好好「规划」,要提前做好该做的事。
很可惜我慢慢发现,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不是目标导向型的人,并不是设定了一个目标,我就能满打满扎能够做到100分;很多事我以为我可以「提前」做好,但实际上不是,有可能更糟——我花了很多时间,只不过是为了证明之前自己的想法是错的。
我的回答总是这样的:你试试多了解一下自己领域的不同方向,多看看这个科学世界是怎么做一个课题的,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归纳一下哪些组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想想你的课题可以怎么做,如果做不下去可以怎么换,怎样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可能更重要。
我还想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本科直博,有人按陶瓷申请一步一步读到博,有人在导师的帮助下读博,有人出国读研做RA兼职读,有人是申请考核制,有人工作之后公司赞助,有人gap一年,有人一gap十几年,有人退休了之后读的博…都是读博。每个人的境遇不同,经历不同,遇到的人不同,结果就不同。
我想相对于一个短平快的解决方案,我提供的可能并不是一个很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我觉得考研考博,考编考公都不是终点,很多其他事也一样,它们都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够克服「接下来要去哪呢」的不确定性,不能保证你一定有安稳的幸福的生活——不管怎样,你都要和不确定性相处。
你当然可以马不停蹄地给自己设定一个目的地,但在我看来,去实践,体验,感受,然后思考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怎样在过程中发生变化,相应地采取不同的行动,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小陈答疑
我知道世界上应该有一种回答是:最好研究生一开始就着手准备考博,学好英语,多发点文章,早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方向,最好研一发综述,之后好好做实验,push导师,两年发5篇,然后怎样陶瓷,怎样跟导师保持良好的联系云云。
可是我想的总是,嘿朋友,你才刚刚考上研,你怎么知道你就一定会喜欢做研究呢?
我忍不住想,对于这些朋友来说,想要读博到底是自己真的想要读,还是只是象牙塔里看到的选择太少了那像是唯一一条「正确的路」?
我知道人想事情难免会觉得「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一定要提前怎么怎么做」,我也总是想着如果自己人生再来一遍,我可能会从幼儿园开始鸡自己,买房买比特币,可惜时间已经过去了。然后我会想到,我一定要好好「规划」,要提前做好该做的事。
很可惜我慢慢发现,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不是目标导向型的人,并不是设定了一个目标,我就能满打满扎能够做到100分;很多事我以为我可以「提前」做好,但实际上不是,有可能更糟——我花了很多时间,只不过是为了证明之前自己的想法是错的。
我的回答总是这样的:你试试多了解一下自己领域的不同方向,多看看这个科学世界是怎么做一个课题的,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归纳一下哪些组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想想你的课题可以怎么做,如果做不下去可以怎么换,怎样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可能更重要。
我还想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本科直博,有人按陶瓷申请一步一步读到博,有人在导师的帮助下读博,有人出国读研做RA兼职读,有人是申请考核制,有人工作之后公司赞助,有人gap一年,有人一gap十几年,有人退休了之后读的博…都是读博。每个人的境遇不同,经历不同,遇到的人不同,结果就不同。
我想相对于一个短平快的解决方案,我提供的可能并不是一个很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我觉得考研考博,考编考公都不是终点,很多其他事也一样,它们都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够克服「接下来要去哪呢」的不确定性,不能保证你一定有安稳的幸福的生活——不管怎样,你都要和不确定性相处。
你当然可以马不停蹄地给自己设定一个目的地,但在我看来,去实践,体验,感受,然后思考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怎样在过程中发生变化,相应地采取不同的行动,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小陈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