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网友艾特我的机会我说几句...
- 王铜根
- 2023-04-03 09:03:52
借着网友艾特我的机会我说几句,看看你中枪没有。
@干净么食安 这种观点,是非常典型的网络车迷内心戏。他们觉得自己需要看一些“专业的”评测,而对那些看上去比较接地气的东西嗤之以鼻,认为缺乏深度,缺乏技术含量。
但讽刺的是这种“专业评测爱好者”其实自己都说不清什么是“专业”,或者说他们自己都说不清他们想看什么。可以看到原文中这位老师理解的“专业”竟然是“不同速度绕桩”“不同速度爬坡”“不同速度过坑”,试问这算哪门子专业呢?这种其实还算好点的,第一勇于表达,第二起码列出了一二三,我们至少能去反驳。许多网路车迷他们一聊车就是“三大件不行”“三大件牛逼”,但你问他三大件哪里不行了,哪里牛逼了,他们最多就是支支吾吾说一句“没有积淀怎么可能做好”或者“德系车底盘稳”,令人啼笑皆非。
所以你说他们真的是想看专业内容吗?恐怕不是。他们是追求一种内心的安全感,一种掌握了别人所不知道的东西的优越感,一种智商占领高地的满足感。
我们回到@干净么食安 说的原话,说现在专业的没人测啦,全评冰箱彩电啦。不对啊,现在有非常权威的大平台会针对每一辆刚上市的车型去做一系列所谓“专业”的测试,包括但不限于零百加速,制动测试,麋鹿测试,座舱,辅助驾驶,冬季夏季极端温度表现,赛道圈速,等等,几十上百个项目。想看“专业”的,完全可以满足。而那些其他的专家们看不上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子,车上都给配了,测评测评体验体验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你又不爱看,你又要看,看了之后唉声叹气,感慨人心不古,那就很奇怪了。
为什么现在都是“不专业”的测评?因为大家爱看呀。我以前不懂事的时候也对动物园说车恨之入骨,感觉他们不配说车。现在我懂了,之所以他们能成为顶流,正是因为他们说的东西是最多人爱看的。这就特别像那种哀嚎“为什么明星这么多粉丝,真正应该爆红的是科学家”的可爱网民一样,自认为众人皆醉丫独醒。但你真让他说10个两院院士的名字,他也说不上来。名字都说不上来,当然也说不清研究领域、科学界地位和贡献这些了。一样的道理,就是叶公好龙。
咱要是真找一帮汽车技术大佬去说专业的,您猜怎么着,我就直说了吧,根本没人看。真说专业的,一辆车的评测简版也是十个小时起步,知道吗。谁看啊?你看吗?别说专业的了,就说我这业余的,我们研究一个车的混动结构,能量策略,不同SOC下的NVH和动力表现,不同速度下加速制动踏板的不同深度的响应和曲线,辅助驾驶硬件功耗,等等,这在人家工程师那里和小孩和泥巴玩一样初级,但就这些我们都要大量删减,好别那么枯燥,再利用一些类比去解释,让它更加通俗易懂。
所以我的意思并不是谁高谁低,也不是说谁懂专业谁就特别牛。术业有专攻嘛。我的意思是内容领域大家各自看感兴趣的就行了,你看你的不同速度过减速带,他看他的屏幕分辨率测评,没有谁高谁低。非要让我说的话,不同速度过减速带离“专业”更远一点。性质有点类似综艺,或者液压机压不同物品,纯粹图一乐。
@干净么食安 这种观点,是非常典型的网络车迷内心戏。他们觉得自己需要看一些“专业的”评测,而对那些看上去比较接地气的东西嗤之以鼻,认为缺乏深度,缺乏技术含量。
但讽刺的是这种“专业评测爱好者”其实自己都说不清什么是“专业”,或者说他们自己都说不清他们想看什么。可以看到原文中这位老师理解的“专业”竟然是“不同速度绕桩”“不同速度爬坡”“不同速度过坑”,试问这算哪门子专业呢?这种其实还算好点的,第一勇于表达,第二起码列出了一二三,我们至少能去反驳。许多网路车迷他们一聊车就是“三大件不行”“三大件牛逼”,但你问他三大件哪里不行了,哪里牛逼了,他们最多就是支支吾吾说一句“没有积淀怎么可能做好”或者“德系车底盘稳”,令人啼笑皆非。
所以你说他们真的是想看专业内容吗?恐怕不是。他们是追求一种内心的安全感,一种掌握了别人所不知道的东西的优越感,一种智商占领高地的满足感。
我们回到@干净么食安 说的原话,说现在专业的没人测啦,全评冰箱彩电啦。不对啊,现在有非常权威的大平台会针对每一辆刚上市的车型去做一系列所谓“专业”的测试,包括但不限于零百加速,制动测试,麋鹿测试,座舱,辅助驾驶,冬季夏季极端温度表现,赛道圈速,等等,几十上百个项目。想看“专业”的,完全可以满足。而那些其他的专家们看不上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子,车上都给配了,测评测评体验体验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你又不爱看,你又要看,看了之后唉声叹气,感慨人心不古,那就很奇怪了。
为什么现在都是“不专业”的测评?因为大家爱看呀。我以前不懂事的时候也对动物园说车恨之入骨,感觉他们不配说车。现在我懂了,之所以他们能成为顶流,正是因为他们说的东西是最多人爱看的。这就特别像那种哀嚎“为什么明星这么多粉丝,真正应该爆红的是科学家”的可爱网民一样,自认为众人皆醉丫独醒。但你真让他说10个两院院士的名字,他也说不上来。名字都说不上来,当然也说不清研究领域、科学界地位和贡献这些了。一样的道理,就是叶公好龙。
咱要是真找一帮汽车技术大佬去说专业的,您猜怎么着,我就直说了吧,根本没人看。真说专业的,一辆车的评测简版也是十个小时起步,知道吗。谁看啊?你看吗?别说专业的了,就说我这业余的,我们研究一个车的混动结构,能量策略,不同SOC下的NVH和动力表现,不同速度下加速制动踏板的不同深度的响应和曲线,辅助驾驶硬件功耗,等等,这在人家工程师那里和小孩和泥巴玩一样初级,但就这些我们都要大量删减,好别那么枯燥,再利用一些类比去解释,让它更加通俗易懂。
所以我的意思并不是谁高谁低,也不是说谁懂专业谁就特别牛。术业有专攻嘛。我的意思是内容领域大家各自看感兴趣的就行了,你看你的不同速度过减速带,他看他的屏幕分辨率测评,没有谁高谁低。非要让我说的话,不同速度过减速带离“专业”更远一点。性质有点类似综艺,或者液压机压不同物品,纯粹图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