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些事很简单,问题不在于产品点本身...
- 一针见车
- 2024-10-06 15:25:38
其实有些事很简单,问题不在于产品点本身,而在于“错配”。
1、比如“公路坦克”的说法由来已久,但都是用于说明车结实所以防御性好,可以尽可能抵御路上不可预知的风险。
但某些人却将其与“横冲直撞”联系在一起,这显然就是把一个正常的产品点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产生错误的引导。
2、加速、操控本来作为一台轿车的诸多产品点之一很正常,但如果一辆30万左右的车将其作为最重要的产品点宣传,甚至要以此为“信仰”,那事情就不对了。
因为在城市道路上,电车5秒零百级别的动力都已经相当充沛,高速你不超速,4秒级别的加速超车也完全绰绰有余。况且怎么说也应该要把主动安全做好一点,尽可能避免误踩、疏忽。而要到2.xx秒的加速,那纯粹是赛道才用得上。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这车的性能是核心产品点,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赛道,日常不是在刷圈里就是在去刷圈的路上。然而30万价位用户有多少人有能力去考赛照、经常下赛道?
别人掏钱的决定性理由是性能,偶尔踩几脚肯定是难以满足的,那会不会经常在公开道路上“按耐不住”?
现实已经给出答案了。
1、比如“公路坦克”的说法由来已久,但都是用于说明车结实所以防御性好,可以尽可能抵御路上不可预知的风险。
但某些人却将其与“横冲直撞”联系在一起,这显然就是把一个正常的产品点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产生错误的引导。
2、加速、操控本来作为一台轿车的诸多产品点之一很正常,但如果一辆30万左右的车将其作为最重要的产品点宣传,甚至要以此为“信仰”,那事情就不对了。
因为在城市道路上,电车5秒零百级别的动力都已经相当充沛,高速你不超速,4秒级别的加速超车也完全绰绰有余。况且怎么说也应该要把主动安全做好一点,尽可能避免误踩、疏忽。而要到2.xx秒的加速,那纯粹是赛道才用得上。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这车的性能是核心产品点,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赛道,日常不是在刷圈里就是在去刷圈的路上。然而30万价位用户有多少人有能力去考赛照、经常下赛道?
别人掏钱的决定性理由是性能,偶尔踩几脚肯定是难以满足的,那会不会经常在公开道路上“按耐不住”?
现实已经给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