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仰望汽车 U9对于中国汽车的意义

  • 五号车论吴昊
  • 2024-11-11 00:05:31
聊聊@仰望汽车 U9对于中国汽车的意义。

大家可能觉得:超跑嘛,就是加速更快、极速更高、操控更好的汽车。

但其实没那么简单,它是从工程和技术上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比如,空气动力学、轮胎、底盘科技、车身制造,太多都是以往由西方完全掌控且中国完全参与不进去的细分领域。

以空气动力学为例子,两个核心要素:风洞以及CFD计算机流体力学。

中国目前已经公开的车用风洞最强是中汽研在重庆的,最高车速是250km/h应付除了超跑之外的所有汽车都没问题,但问题就是U9极速已经达到391km/h,最高限速250km/h的风洞能模拟的东西还是太少,关键目前还不具备“动态模拟”能力。

中国确实拥有全球最强风洞,编号叫做JF-12和JF-22,但这俩兄弟属于激波风洞,是给超高音速的导弹/飞机和火箭准备的,纯国防和航天用途,跟汽车无关。

你们知道海外的最强汽车风洞在什么领域吗?

答案是:F1赛车!比如法拉利,梅赛德斯,红牛,迈凯伦,马丁都有自己的风洞。马丁一个新风洞造价上亿欧元,迈凯伦升级一个风洞至少2000万英镑。

这些风洞厉害在什么地方?

“动态模拟”!也就是它们可模拟车辆行驶几乎所有的状态!

比如模拟不同的路面粗糙度、模拟车辆加速刹车时候带有俯仰姿态时候的变化、模拟车辆转弯时候前轮带转向角的变化、模拟赛车打开或者关闭DRS时候的阻力和车速变化。顶尖的F1风洞现在已经直接能够用来做轮胎磨损、轮胎升温的高精度模拟和预测,甚至可以帮助车队寻找最优化的调校!

中国有吗?目前来说应该是没有,而且是在维度上有巨大差距。我们的风洞还只是停留在“吹风”的过程,但海外最先进的风洞是可以极其全面和细致模拟车辆高速行驶的各种状态。

这就是差距。

还有“历史底蕴”的差距,奔驰早在70年代就是全球第一个自主建设车用风洞的车企,包括本田和丰田从90年代开始也有高水平的风动。他们积累的风洞的经验,就需要中国人花很多年去追赶。不只是硬件上的差距,更有软件和经验的差距。

而且顶尖的风洞,是获得精确的CFD流体力学数据的基础,在顶尖风洞基础之上,做车辆的细化CFD电脑模拟就变得可行而且会非常精确。

但大家可能也听过一个词,“算力”。CFD最好是需要搭配超级计算机阵列来完成运算的,尤其是拥有众多动态情况下计算的CFD数据量极其庞大。一个好的CFD软件是需要经验有素的人员,在类似超算中心的平台进行大量计算的。而且无论是超级计算机还是风洞,它们的能耗都极其大。

所以,你们知道F1玩的是什么了吗?表面上看,是一场商业竞赛和不太公平的游戏。背后是欧洲国家为核心,牢牢把控的极少数汽车科技的“天花板”!现在F1限制车队的风洞时长和CFD时长,也反过来促进了他们效率的提升。别跟网上那帮人那样天天只懂得喊欧洲人慵懒,在核心科技领域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是值得学习而且非常低调的。

他们自己玩,不带你玩,你想入门?都特么很难!

超跑为什么很贵?因为超跑很多研发的设备、标准,往往就是为超跑量身定制的。一个顶级的风洞人民币就得超过6亿,而且运行成本极高每个小时耗电2000度以上,如果车厂为了超跑而自建风洞是不划算的。你想呀,超跑一年才卖几台车?平摊下来的价格自然是天价(海外车厂风洞也不是单独为了超跑的,只是它们的高端项目和赛车项目比较多,所以搞风洞的投入产出比也比我们更划算)。

那天我看@仰望汽车胡晓庆 胡总说,U9目前在高速模拟方面每一步前进都是不容易的。如果中国能有达到F1规格的风动,可模拟不同路况、行驶状态、气动状态甚至轮胎情况。再配合CFD基本就可以轻松模拟所有想要的情况和数据了。

那么仰望U9的所有极高车速的验证,包括轮胎的开发和验证,就会变得非常简单而且大幅缩短周期。

风洞仅仅是一个很小的例子。

超跑背后还有其它太多的核心技术和概念:

比如对操控的理解。这次我很高兴看到也有两个认识的工程师朋友也参与到U9纽北的项目当中,相信此行一定让他们受益匪浅,也对之后中国超跑的开发积累宝贵的经验和理念、

对轮胎开发的帮助。为什么仰望U9用佳通GTR而不是倍耐力和米其林,因为欧洲大厂有这个实力但未必愿意跟你一起开发,或者就算愿意这个出价也是惊人的;你想,2.4吨的重量、极速大概400km/h的怪物超跑,对轮胎的压力可想而知。

比如,大家已经看到的云辇-X悬架,超跑独有。为了应付极高车速的行驶,需要具备极高的悬架调节功率来应付各种情况。大家看到所谓跳舞,只是悬架能力的其中一环。

再比如,碳纤维一体式车身,完全仰望自己开发的,超跑独有。包括里面碳纤维编织工艺也是独有的,轻量化系数目前全球第一。

还有带着背后一堆供应商也要加速往前跑,比如碳陶瓷刹车盘也是仰望自己设计但是由中国金博生产的。与之搭配的刹车卡钳、刹车皮、刹车油要怎么匹配?要怎么测试和研发?要知道这块西方人已有几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意大利Brembo长期占据全球80%以上碳陶瓷刹车供应量,还长期垄断法拉利这类超跑品牌的碳陶瓷刹车独家供应。中国车企当然也可以买,但天价而且不会单独帮你做匹配和定制。但中国人对碳陶瓷刹车的摸索,才刚刚开始,发展速度,我相信很快。

我说一句有点“恶俗”的、或者是略带“调侃”性质的网络用语:U9身上那么多超跑独有且全球一流的技术,才卖168W的价格,你就偷着乐吧。

以前我评车看的是车的体验,后面看体验+技术,现在看体验+技术+产业。当然这些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枯燥乏味,所以就写成长内容的形式,纯粹分享,顺便跟大家一起思考和交流吧。

总之,中国超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是在用168万的价格,尝试挑战甚至颠覆西方人几十年来建立的、等级森严、价格体系也要昂贵得多的“汽车行业天花板”。

这条路真的很难,但如果哪天,这条路真被我们走通了。

你看到的不只是产品体验和性价比超越别人,而是背后所有的“科技链条”和“核心技术”都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这就是历史性的翻身时刻,值得我们一代人为之努力奋斗。
聊聊@仰望汽车 U9对于中国汽车的意义聊聊@仰望汽车 U9对于中国汽车的意义聊聊@仰望汽车 U9对于中国汽车的意义聊聊@仰望汽车 U9对于中国汽车的意义聊聊@仰望汽车 U9对于中国汽车的意义聊聊@仰望汽车 U9对于中国汽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