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转型进入“DeepSeek时代”

  • 战马狙手
  • 2025-02-16 22:22:47
汽车智能化转型进入“DeepSeek时代”?多个事件共振.....

鲶鱼效应!

得益于开源及较低算力需求等特点,横空出世的DeepSeek正在成为车圈新贵。

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8日至2月10日的短短三天内,已有包括吉利、奇瑞、东风及长城汽车等在内的近20家车企官宣已在智舱端或AI运营领域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

今晚BYD要发布会,是骡子是马,一见分晓。

更有意思,昨晚发酵了兵装重组的概念,市场非常关注长安和东风“可能的合并”,恰好也是汽车行业的国产厂商。

混在一起会不会给智驾这个题材提供更宽广的炒作范围,也值得重视。

机构看汽车

“DeepSeek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远不止于短期股价波动。”有业内分析表示。

首先,AI技术的降本特性让高昂的智驾研发转变为可及性,传统车企借助DeepSeek的低成本高效能模型,可以迅速改进舒适性和安全性,形成技术优势,尤其是在智能座舱的技术革新上;

其次,智驾技术平权的趋势将颠覆市场竞争格局,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第三,资本逻辑转向——从“硬件估值”到“软件溢价”,DeepSeek驱动下的智能化转型正在重新定义车企的盈利模式。

“车企纷纷搭载DeepSeek的快车,除了为自家的产品增加噱头,DeepSeek也确确实实可以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转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长远来看,该行预计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智慧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大众市场汽车中推广这些技术,尽管其估值仅占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的10%左右。

预计具有技术背景的造车新势力将是重点关注目标,因其在汽车AI开发和应用以及制造流程等方面有所布局。预计在未来的财报电话会上会大量提及AI。

BYD鲶鱼效应

BYD发布天神之眼之后,长安汽车也表示将在10万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

很明显不管今晚BYD的发布会如何,其产生的鲶鱼效应已经开始了,接下来会推动汽车在智驾方向的内卷,刺激相关产业链的增量需求,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换车潮。

BYD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结合BYD自研的高算力智驾计算平台和端到端算法架构为核心,协同周边分布式域控,具备整车各类传感器的高度融合感知能力;

首创提出控制算法的分布式布局,极大提高了整车智驾的响应速度和驾驶体验让整车智驾真正做到在危险发生前尽早识别、尽快纠正、精准控制。

其分为三个等级:

天神之眼100(适用于10万级别车型):

感知方案:12个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基本满足城市道路和高速的辅助驾驶需求。

决策方案:搭载英伟达Orin-N芯片,算力较低,主要应用于高速NOA(自动驾驶辅助)功能,适合低价位车型。

天神之眼300(适用于中高端车型):

感知方案:增加了1颗激光雷达,总共13个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感知能力更强。

决策方案:采用英伟达Orin-X芯片,支持高速NOA和城区NOA,适用于中高端市场,提供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天神之眼600(适用于高端车型,如仰望U8):

感知方案:最强配置,包含3颗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全面覆盖各种复杂路况。

决策方案:双Orin-X芯片,支持无图城市NOA,可以在没有高清地图的情况下完成全场景的自动驾驶,包括车位到车位的自动泊车,基本上是目前市面上最强的智能驾驶技术。

智能驾驶的环节大制可分为:感知、算法决策和执行,相关产业链如下。
汽车智能化转型进入“DeepSeek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