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产学研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Key...

  • 广东芷水
  • 2025-02-19 08:01:40
全固态电池产学研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Key points-20250216
电解质——逐步聚焦硫化物路线
路线上,国际企业包括丰田、本田、日产、三星、SK On、LG,国内企业包括宁德、比亚迪、一汽、国轩、中创新航等均选择硫化物路线。
参数方面,当前欧阳明高团队第一代离子电导率达到9-18 mS/cm,二代小粒径降低膜厚,三代提升可加工性,四代通过表面包覆提升稳定性。
负极——30年之前重点是硅碳负极
性能上,用硅碳负极可以将能量密度提升到400Wh/Kg,400Wh/Kg是合适的水平,随硅碳占比提升,能量密度线性提升,400Wh/Kg以上,硅碳占比的提升对能量密度提升较小。
参数方面,当前欧阳明高团队克容量>2000mAh/g,首效>83%,体积膨胀率90%,吨级能耗<1000KWh。
#正极——500Wh/Kg之前三元正极不变
高镍正极为主,通过原位掺杂提升倍率性能,通过表面包覆改善循环性能。
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之后,正极进化成富锂锰基、氧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等。
量产时间预测
25-27年,攻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打通全固态技术链,以200-300Wh/Kg为目标;
27-30年,高容量硅碳负极+三元+硫化物是主流材料体系,以400Wh/Kg为目标;
30-35年,逐步转向锂负极+高电压高比容正极+复合电解质体系,以500Wh/Kg为目标。
[發]投资建议:硫化物路线成为产学研各领域共识,硅碳负极放量节奏加速,因此沿着大会的三条路线,我们重点推荐:
1、硫化物进展领先的【厦钨新能】、【有研新材】;
2、硅碳负极链的【上海洗霸】、【元力股份】;
3、高镍正极的【厦钨新能】、【容百科技】、【当升技术】
#
全固态电池产学研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