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维信息,藏不住了!当潮水退去...
- 股疯子龍哥
- 2025-02-19 08:01:58
拓维信息,藏不住了!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游。
最近全球科技行业就两个字“热闹”,人形机器人、DeepSeek纷纷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这不,比亚迪的“天使之眼”,更是一脚踹开了“智驾平权”的大门。
得益于机器人、生成式AI及智驾时代的来到,许多公司都迎来了“高光时刻”。
这其中,大家对拓维信息的看法,却是“冰火两重天”。
那么,拓维信息为何会如此“火爆”?公司令人担忧的点又在哪呢?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与润和软件、软通动力、常山北明等公司一样,拓维也是华为AI生态链的重要一员。
自2017年12月与华为签订《合作协议》起,从鲲鹏到昇腾,再到如今的鸿蒙生态,拓维在华为生态系统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而除了背靠华为这棵大树以外,拓维与DeepSeek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
2月初,华为云昇腾服务上线DeepSeek-R1/V3推理服务,相应地,拓维的“兆瀚”系列AI产品也与DeepSeek完成了深度适配。
(源自拓维信息公众号)
正是在华为+DeepSeek的双轮驱动下,拓维信息成为近期上市公司中最闪耀的明星之一。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拓维信息令人担忧的点又在哪?
第一,华为的大树,并不好乘凉。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拓维对华为具有“双重依赖症”,原因在于,华为既是公司的供应商又是大客户。
拓维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大致为,采购华为芯片→打造服务器及软件云服务系统→搭建软硬件一体化模型→服务华为。
从上图来看,2023年,拓维在华为的采购额高达13.6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3.46%,可见华为芯片对拓维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华为也是公司重要的下游客户,2023年销售额为2.7亿元,仅次于中国电信。
这样看来,尽管华为给拓维带来了质的飞跃,但这种“双重依赖症”也为拓维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更何况,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拓维信息的议价能力并不算高。
2020-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从41.55%一路下降至20.52%,净利率也从3.24%降至1.51%,其中2022年还一度降至-45.1%。
到2024年前三季度,拓维的盈利能力仍然持续下滑,毛利率仅为15.94%,净利率更是低至0.1%,十分可怜。
巴菲特认为,在考察一个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竞争优势时,毛利率和净利率是两个关键的指标。
而拓维持续大幅下滑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不免让人担忧,公司的竞争力在逐渐下降,且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也没能取得实质性的财务扭转,反而一直在赚“辛苦钱”。
第二,增收不增利。
伴随着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大幅下滑,拓维的业绩自然也不好过。从下图来看,拓维信息自2022年起,便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泥沼。
2020-2023年,公司营收从14.89亿元增长到31.54亿元,但净利润却从0.48亿元下滑到0.45亿元,尤其是2022年还出现近10亿元的亏损。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商誉和无形资产暴雷所致,2022年,拓维信息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高达8.96亿元,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哪怕剔除了减值损失,公司当年的亏损也在1亿元左右。
2024年前三季度,拓维信息实现营收29.45亿元,同比增加57.26%,净利润仅为0.11亿元,同比锐减84.85%。
这样看来,拓维信息的盈利状况令人担忧,公司近年来众多的“高光时刻”,也许是源于与华为的紧密关系。
第三,研发能力不足。
2020年,拓维信息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重的9.47%,到2023年降至6.21%,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低至4.71%。
而且,从2020年至今,公司的研发投入始终没有超过2亿元,远低于同期的润和软件、软通动力等“华为链”龙头。
要知道,研发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研发投入上的欠缺是根本性风险。
那么,喜忧参半的拓维信息,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AI大模型的技术升级,对AI算力的需求也在逐渐攀升。
行业数据显示,预计2022-2026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从195亿美元增长至350亿美元,前景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华为在业界素有“国产算力之王”的称号,华为昇腾AI处理器在国内多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中标率超过80%。
现阶段,拓维信息基于昇腾910 AI处理器的兆瀚CA9900 A2集群,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能满足高性能AI训练需求。
在算力需求激增和华为的加持下,拓维信息未来能否逆风翻盘,实现业绩修复,还有待验证。
最后,总结一下。
不可否认,背靠华为和DeepSeek这两棵大树,确实为拓维信息带来了诸多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正如巴菲特所说,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游。
未来的拓维是否能在与华为合作中,获得更多的财务收益,又是否能走出业绩泥沼并加强研发,还有待验证。
只是,从目前看来,拓维年均不到1亿的净利润,真的能撑起近400亿的市值吗?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游。
最近全球科技行业就两个字“热闹”,人形机器人、DeepSeek纷纷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这不,比亚迪的“天使之眼”,更是一脚踹开了“智驾平权”的大门。
得益于机器人、生成式AI及智驾时代的来到,许多公司都迎来了“高光时刻”。
这其中,大家对拓维信息的看法,却是“冰火两重天”。
那么,拓维信息为何会如此“火爆”?公司令人担忧的点又在哪呢?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与润和软件、软通动力、常山北明等公司一样,拓维也是华为AI生态链的重要一员。
自2017年12月与华为签订《合作协议》起,从鲲鹏到昇腾,再到如今的鸿蒙生态,拓维在华为生态系统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而除了背靠华为这棵大树以外,拓维与DeepSeek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
2月初,华为云昇腾服务上线DeepSeek-R1/V3推理服务,相应地,拓维的“兆瀚”系列AI产品也与DeepSeek完成了深度适配。
(源自拓维信息公众号)
正是在华为+DeepSeek的双轮驱动下,拓维信息成为近期上市公司中最闪耀的明星之一。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拓维信息令人担忧的点又在哪?
第一,华为的大树,并不好乘凉。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拓维对华为具有“双重依赖症”,原因在于,华为既是公司的供应商又是大客户。
拓维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大致为,采购华为芯片→打造服务器及软件云服务系统→搭建软硬件一体化模型→服务华为。
从上图来看,2023年,拓维在华为的采购额高达13.6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3.46%,可见华为芯片对拓维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华为也是公司重要的下游客户,2023年销售额为2.7亿元,仅次于中国电信。
这样看来,尽管华为给拓维带来了质的飞跃,但这种“双重依赖症”也为拓维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更何况,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拓维信息的议价能力并不算高。
2020-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从41.55%一路下降至20.52%,净利率也从3.24%降至1.51%,其中2022年还一度降至-45.1%。
到2024年前三季度,拓维的盈利能力仍然持续下滑,毛利率仅为15.94%,净利率更是低至0.1%,十分可怜。
巴菲特认为,在考察一个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竞争优势时,毛利率和净利率是两个关键的指标。
而拓维持续大幅下滑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不免让人担忧,公司的竞争力在逐渐下降,且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也没能取得实质性的财务扭转,反而一直在赚“辛苦钱”。
第二,增收不增利。
伴随着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大幅下滑,拓维的业绩自然也不好过。从下图来看,拓维信息自2022年起,便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泥沼。
2020-2023年,公司营收从14.89亿元增长到31.54亿元,但净利润却从0.48亿元下滑到0.45亿元,尤其是2022年还出现近10亿元的亏损。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商誉和无形资产暴雷所致,2022年,拓维信息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高达8.96亿元,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哪怕剔除了减值损失,公司当年的亏损也在1亿元左右。
2024年前三季度,拓维信息实现营收29.45亿元,同比增加57.26%,净利润仅为0.11亿元,同比锐减84.85%。
这样看来,拓维信息的盈利状况令人担忧,公司近年来众多的“高光时刻”,也许是源于与华为的紧密关系。
第三,研发能力不足。
2020年,拓维信息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重的9.47%,到2023年降至6.21%,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低至4.71%。
而且,从2020年至今,公司的研发投入始终没有超过2亿元,远低于同期的润和软件、软通动力等“华为链”龙头。
要知道,研发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研发投入上的欠缺是根本性风险。
那么,喜忧参半的拓维信息,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AI大模型的技术升级,对AI算力的需求也在逐渐攀升。
行业数据显示,预计2022-2026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从195亿美元增长至350亿美元,前景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华为在业界素有“国产算力之王”的称号,华为昇腾AI处理器在国内多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中标率超过80%。
现阶段,拓维信息基于昇腾910 AI处理器的兆瀚CA9900 A2集群,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能满足高性能AI训练需求。
在算力需求激增和华为的加持下,拓维信息未来能否逆风翻盘,实现业绩修复,还有待验证。
最后,总结一下。
不可否认,背靠华为和DeepSeek这两棵大树,确实为拓维信息带来了诸多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正如巴菲特所说,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游。
未来的拓维是否能在与华为合作中,获得更多的财务收益,又是否能走出业绩泥沼并加强研发,还有待验证。
只是,从目前看来,拓维年均不到1亿的净利润,真的能撑起近400亿的市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