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

  • 58jinshu
  • 2022-08-14 06:42:42
脾胃虚弱健脾利湿 能补益脾胃,健脾利湿,益气养血,改善脾胃不和的穴位!

今天半夏介绍两个健脾养胃的穴位,脾俞和胃俞。脾俞和胃俞这两个穴位,为背俞穴,属于膀胱经。

背俞穴

背俞穴,是特定穴的一种,有特殊技巧的一类穴位。具体是什么技巧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首先,背俞穴的位置都在背腰部;其次呢,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说明背俞穴和他们各自脏腑通过气血直接相连,关系很密切。

《灵枢》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背俞穴也是内脏疾患的病理反应点。其表现可有压痛、敏感、迟钝、麻木等,背俞穴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很好的调治内脏疾病的作用。

背俞穴在背腰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按照脏腑的位置上下排列的,所以体表外的背俞穴距离各自的体内的脏腑极近,可发挥出强大的本领。

脾俞、胃俞

脾,指脾脏;胃,指胃腑;这两个穴位分别临近脾胃脏腑。俞,有转输的意思。这两个穴位分别为脾脏和胃腑的经气转注输入之所,所以分别称为脾俞和胃俞,为脾、胃的背俞穴。

脾俞、胃俞在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上(背部正中旁开 1.5 寸)。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那怎么样快速找到十一、十二胸椎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然后向下数依次为八、九、十胸椎,我们这样来快速找到十一、十二胸椎;肩胛骨内侧缘到脊柱之间的距离为3寸,一半即为1.5寸,我们这样找到脾俞和胃俞穴。

脾胃疾病

脾俞和胃俞穴为背俞穴,背俞穴都偏于温补。脾为脏,胃为腑,这两个脏腑互为表里, 同为后天之本,两穴同时应用,可补益脾胃,多用在脾胃虚弱引起的各种疾病中。

比如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脘胀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肠鸣,疳积等等。

脾胃相互表里,相互配合,脾主运化、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燥湿相济,一起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输送。

脾胃的问题,主要在受纳、运化、升降、统摄这些方面上。所以,脾俞穴和胃俞穴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几乎所有病证。

脾胃虚弱用脾俞穴和胃俞穴配合中脘、内关、足三里、梁丘;

如果是脾胃虚寒这些穴位可以加用灸法,加上关元、命门穴;

若是中气不足引起的胃下垂,以上穴位加上百会。

吃的多还很瘦的人可以用脾俞。《千金》记载“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

一个朋友,慢性腹泻好几年,灸脾俞和胃俞之后慢慢好了。这个朋友读书的时候因为学校食堂食材不过关的原因,拉肚子,每天都会腹泻四五次,拉了一星期,仗着年轻也不懂事,而且周围都这样也不在意,一直没有医治,脾胃就这么被祸害了一遭。年轻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到近几年,只要吹到风或者吃点西瓜,雪糕,难消化之类的就会胃痛、腹痛、腹泻,虽然不致命但是很折腾人。让他自己艾灸脾俞、胃俞、神阙穴。一星期之后情况好了很多。

这是很明显的脾胃虚寒,脾俞胃俞补益脾胃,艾灸温中散寒,使脾胃恢复正常,胃痛、腹痛、腹泻自然消失。

慢性疲劳综合征

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不管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总是觉得累,觉得最近记忆力减退,而且做事情很难将注意力集中,睡一觉之后不仅没有恢复精力还会觉得更累了!

这是怎么了呢?这时候要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找上门了。

因为咱们现在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咱们的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思虑过度,慢性疲劳综合征很容易找上我们。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以脾虚为多见。因为脾为五脏之本,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滋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就如同自然界土能生长、滋养万物一般,土地不肥沃自然不能滋养万物,出现很多问题。

脾虚,自然要健脾,以补益气血为物质基础,以调整经络为纽带,通过五脏功能的相互协调而实现解除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

刺激脾俞胃俞,恢复脾胃的本领,使五脏各自功能正常,达到改善之效。“脾为土脏,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气,此其互为相使”,脾俞胃俞不仅可以健脾胃,还可温五脏。

脾胃对我们而言就像土地对自然万物一样重要,脾胃好身体才能好,我们要守护好脾胃!(原著:半夏)
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穴位解读#脾胃虚弱##健脾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