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贴身解酒专家

  • 元启易道
  • 2024-11-01 08:15:09
防酒醉、解酒毒的中医茶饮方,可治酒后烦渴呕吐身寒等,简单有效!

原创 微信zydfwdc 元启易道
1.葛花解酒醉,烦渴 取本品10~15克,煎服;如果是预防酒醉,可煎汤代茶。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头痛心烦,胸膈痞塞,手足颤摇,小便不利,大便泄泻。以葛花解酲汤(《兰室秘藏》)治之。组成:木香1.5克,人参4.5克,猪苓4.5克,茯苓4.5克,橘皮4.5克,白术6克,干姜6克,神曲6克,泽泻6克,青皮9克,砂仁15克,白豆蔻15克,葛花15克。煎服。葛花系葛藤的花,始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凉味甘,入脾、胃经,能解酒止渴。

2.白豆蔻可解酒毒 用量3~10克,不宜久煎,常与砂仁、厚朴、陈皮等药同用。白豆蔻始载于《本草拾遗》,其性温,味辛,入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可以治湿阻气滞、胸闷腹胀、胃寒腹痛、宿食不消、呃逆、呕吐等证,《本草纲目》有解酒毒的记载。

3.高良姜解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取本品10~15克,煎服。若寒甚,可与法半夏、生姜、香附同用。高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的功效。《大明本草》有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解酒毒,消宿食的记载。

4.淡竹叶解酒热烦渴,小便不利 
可用本品30~50克,煎服;或与菊花、薄荷同煎,当茶饮可预防酒醉。淡竹叶始载于《本草纲目》。其性寒味甘淡,入心、胃、小肠经,有清热除烦、利尿的作用,可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等证。

5.丁香解饮酒所致呕吐、身寒等症 可单用,或与人参、生姜、法夏、柿蒂配用。预防酒精中毒,可用本品3~5克,泡茶饮。丁香始载于《药性本草》,性温味辛,入脾、胃、肾经。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胃寒所致呕吐、呃逆及肾虚阳痿等证。《大明本草》有治冷气、杀酒毒的记载。

6.芦根解酒热烦渴、呕秽 可用本品30~60克,煎服。或用芦根饮:组成:芦根15克,竹茹9克,粳米50克,生姜5片,水煎,当茶饮。芦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甘,入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止呕、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热病烦渴、胃热呕秽、肺热咳嗽等证。《新修本草》谓其能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等证。

【提示】咨询问诊、添加中医药专家,请关注微信:132 8216 8617免责声明:部分图片和文字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本文涉及药方用于交流与学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临床辩证依据。请各位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医师指导下运用,自行运用一切后果自己负责,与作者和平台无关。元启易道感谢作者的分享,期待可以收到更多的中医中药治愈经验,尽可能全面详细。解酒解酒护肝你的贴身解酒专家
你的贴身解酒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