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工作细胞》里面日语管氧气叫“酸素”...
- 顾扯淡
- 2025-05-17 21:48:31
看《工作细胞》
里面日语管氧气叫“酸素”,发音和汉字也都是,觉得有点奇怪,就去查了一下。
发现这是以前燃素假说的遗留,就1774年(乾隆39年)的时候,英国和瑞士都有科学家分离出纯氧。
当时的科学界普遍认为所有的酸里面都含有这种气体,于是有法国化学家根据古希腊语的酸「Οξυ」(oxy),给起了个名字叫oxygen,这名字迅速普及开了。
再以后发现研究错误,证明不是酸里面才有氧,但命名已经叫开了,改不回来了。。
而我们这边翻译成氧气是因为晚清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启蒙人徐寿(1818—1884),他翻译的时候已经知道酸的讲法是错误的,本着人类生存离不开这种气体,给起了名叫“养气”,后来再用“氧气”氧代替了“养气”。
很有意思。。。。。
里面日语管氧气叫“酸素”,发音和汉字也都是,觉得有点奇怪,就去查了一下。
发现这是以前燃素假说的遗留,就1774年(乾隆39年)的时候,英国和瑞士都有科学家分离出纯氧。
当时的科学界普遍认为所有的酸里面都含有这种气体,于是有法国化学家根据古希腊语的酸「Οξυ」(oxy),给起了个名字叫oxygen,这名字迅速普及开了。
再以后发现研究错误,证明不是酸里面才有氧,但命名已经叫开了,改不回来了。。
而我们这边翻译成氧气是因为晚清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启蒙人徐寿(1818—1884),他翻译的时候已经知道酸的讲法是错误的,本着人类生存离不开这种气体,给起了名叫“养气”,后来再用“氧气”氧代替了“养气”。
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