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宇宙原始黑洞仅有原子大小:半径大约只有0.23纳米
科技深度IN
2021-09-24
0
首页
>
科普
【宇宙原始黑洞仅有原子大小:半径大约只有0.23纳米】
人类祖先对宇宙中存在的天体会做出怎么的反应呢?例如:黑洞会吞噬所有事物,包括光。虽然迄今科学家已经观测到最大的黑洞,并拍摄到该黑洞的照片,同时,科学家在近期研究中还展示了微型黑洞——钾原子大小的黑洞,半径约0.23纳米(相当于1米的2.3亿分之一)。这些原子大小的黑洞形成于大爆炸初期,甚至可能构成宇宙中所有暗物质的总和。
宇宙中黑洞的重要部分是由恒星在其最后生命阶段消耗所有燃料的引力坍塌所导致的,它们被称为“恒星黑洞”,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恒星在生命末期都会演变成为黑洞,当恒星核心质量低于2-3倍太阳质量时,恒星黑洞就无法形成。
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恒星质量最小阈值,低于该质量,恒星就不会坍缩形成黑洞,举个例子,太阳在生命末期无法演变成一个黑洞,但是其他大质量恒星,像红色超巨星参宿四,将不可避免地变成黑洞。
同时,还有其他一些黑洞被称为“原始黑洞”,正如它们的名称所示,这些黑洞是在大爆炸最初时刻形成的,也就是宇宙诞生之初的时期,理论上原始黑洞可以拥有任何等级的质量,它们的大小从亚原子粒子至半径数百公里不等。
至于黑洞,超大质量黑洞几乎不释放辐射,而最小质量黑洞释放的辐射最多,但是该现象是如何实现的呢?超大质量黑洞几乎不释放辐射,却能捕获一切事物,甚至包括光。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给出了答案,他假设在黑洞视界附近的量子效应可能会产生从黑洞逃逸的粒子,也就是说,不通过任何其他方式增加质量的黑洞将逐渐失去质量,最终蒸发消失。同时,霍金于1974年提出了黑洞辐射的概念,该概念是指以量子效应理论推测出的一种由黑洞散发出来的热辐射。该理论能说明如何降低黑洞的质量而导致黑洞蒸散的现象。
黑洞辐射理论对于低质量黑洞更为明显:一个10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蒸发时间比宇宙当前的年龄更长,然而,质量仅1000吨重量的黑洞会在46秒内蒸发消失。在黑洞蒸发的最后阶段,它们会爆炸并产生大量伽马射线(一种比X射线更强的辐射)。
那么,在原子大小的黑洞完全蒸发之前,如何证明它们的存在呢?在近期对原子大小黑洞的研究中,科学家提出一种天体物理学假设,即这些微型黑洞可能被某个超大质量黑洞捕获,当原子大小的黑洞接近特大质量黑洞时,从地球角度可探测到的黑洞辐射比例逐渐减少,直到缩小至一束光大小。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1-3是13的月亮4-6是14的月亮7...
下一篇
其实:侏罗纪的煤更好些...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