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

  • 风云梦远
  • 2022-06-22 08:26:00
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2022年夏至时刻到来。届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也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最北端。

英语中,将北回归线称作Tropic of Cancer,而Cancer正是指黄道十二宫中的巨蟹宫,这与夏至时太阳在黄道坐标系上运行到这里有关。

南北回归线直接囊括了太阳直射点年内移动的范围。这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并不垂直所致(图1)。这个“偏离”垂直情况的角度,被称作地轴倾角,也等同于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而后者被称作黄赤交角,这个名字在中学地理课本上出现频率更高。

不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并非固定值。具体而言,它的变化主要受到两个因子影响:“短期”内的变化,是由月球引力为主导致的地轴章动,它的周期约18.61年,振幅约9.2'';更长周期的变化则至少长达数百年,其中最显著的周期约4.1万年,这使得地轴倾角在22°2'33''至24°30'16''间变动(过去五百万年的变动范围)。

对比可知,长周期变化的幅度和影响更主要;若只考虑长周期变化,而不考虑短周期章动的影响,得到的是“平均地轴倾角”;而如果二者均考虑,得到的是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它们的关系可以参见图3。

在今日夏至时刻,后者是23°26'16.365'',届时太阳也直射在23°26'16.365''N;但我们确定南北回归线时,则通常使用“平均地轴倾角”所定义的纬圈,这一数值在当前是南北纬23°26'10.930''。

即使不考虑短周期章动,长周期变化让北回归线移动也相当明显。在105年前的1917年,南北回归线在23°27'整,而这105年内,平均地轴倾角已经减小约48.9'',相当于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约1500m。数十年前教科书还会标明黄赤交角是23°27',最新版本都改为23°26'了。

地轴倾角的变化,也是会造成数万年周期的长期气候变化(米兰科维奇周期)。它不会直接地改变地球总体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但会首先影响不同纬度区域的辐射能“分配”,尤其在中高纬度明显。当倾角较大,中高纬度地区倾向“夏热冬寒”,而倾角较小则倾向“冬暖夏凉”,这会率先影响高纬度冰雪,最终通过极地冰雪对阳光的反照率等过程,间接改变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影响全球气候的万年周期变化。

因而,在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间,世界也始终在缓慢而辽阔地前行而维新—无论是亿万年沧桑变迁,还是我们渺小但能超越周期的一生。纪念往昔,也拓辟远方。

——————————
另外,是否疑问最近数年夏至为什么多在6月21日?在很多人印象里,似乎之前夏至出现在6月22日的频率更高。这与地球公转与历法的关系有关。

两个同名的二分二至点之间历经的时长,被称作回归年(通常是用两个相邻春分间的时长),长度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365.2422天),但略有波动。公历的一年正是基于此定义,但是由于历法必须是整数日,为了接近这个数值,就将年份长度分别设置为365/366天(即平年/闰年)。在公历平年,回归年比历法年长,夏至时刻会“后退”约5小时49分,但遇到闰年则相反,会“前进”约18小时11分。这就是夏至时刻的变迁。

如果考虑简单的“四年一闰”,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25天,略长于回归年;在这种基本模式下,夏至总体会不断“提前”。本世纪夏至最后一次出现在(北京时间)6月22日是2015年,随后更多将在6月21日,甚至在2048年起的闰年,夏至将提早到6月20日。

这一局面将在22世纪初改变—由于现在的公历实质上是400年97闰,2100年不是闰年,因此在2097-2103年的七连平年后,夏至将在2102-2103两年重归6月22日。希望今天看到我这条微博的诸位还能见证并不简单

夏至

图1: 地轴倾角(黄赤交角)的示意图,左侧为夏至,右侧为冬至;
图2: 今日清晨Himawari-8可见光卫星云图,晨昏线的倾斜程度达到今年最大。
图3: 2000-2030年平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与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关系。可以看到,平均倾角在稳定缓慢减小,这是数万年周期的一瞬;实际的倾角则围绕着平均倾角上下摆动,正是叠加了地轴章动所致的18.6年波动。
图4: 墨西哥境内2005-2010年北回归线移动实例;
图5: 西撒哈拉境内的北回归线标志;
图6: 广东从化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