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面包有脱氢乙酸钠吗

  • 冷知识bot
  • 2024-10-04 06:13:06
你吃的面包有脱氢乙酸钠吗?

在食品工业中,脱氢乙酸钠作为一种广谱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像我们常吃的黄油、腌菜、豆制品、面包糕点、熟肉熟食等加工食品中大多存在它的身影。

而在今年2月发布的新版国标GB 2760-2024版(2025年2月8日即将实施)则对其使用范围与用量均做出更严格的限制。国家卫健委发布删除了脱氢乙酸钠在黄油和浓缩黄油、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烘焙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预制肉制品和果蔬汁的使用规定,并将其在腌制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从1克每公斤,下调为0.3克每公斤。评论配图

其实在这之前确实对脱氢乙酸钠有一些研究,不过人体临床的比较少:

2007年,一项研究发现,大鼠反复口服脱氢乙酸钠会导致多个器官严重出血和凝血因子延长。研究表明,脱氢乙酸钠导致的出血是由于血液中维生素K耗竭引起的,表明其在高剂量或长期使用时可能引发血液凝血异常问题。评论配图

2017年新的研究进一步显示脱氢乙酸钠对凝血机制的影响。该研究发现脱氢乙酸钠可引起Wistar大鼠凝血异常,且雌性大鼠的敏感性高于雄性大鼠。评论配图

2019年的一项研究聚焦于其对人体主要器官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高剂量摄入情况下,脱氢乙酸钠可能对人体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其潜在风险开始引起更多关注。

2020年,一篇基于系统文献检索的研究表明,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急性毒性方面被归类为低毒化学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它们在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方面也表现出一些负面作用,包括体重和食物摄入量的显著减少,以及抗凝血作用的增加。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口服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过一定的剂量可能会产生多种毒性反应。

我想说的是,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因此,仍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确定其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而2017年的一个新闻应该算是一个转折,宁夏一个地方有28个4岁以下的小孩喝了牛奶后集体出现了食物中毒,出现了气喘、站立不稳、呕吐腹泻等症状,后经过调查,发现牛奶里面有违规添加脱氢乙酸钠,每一公斤有1.7克的脱氢乙酸钠。根据我国食品标准,牛奶是禁止添加脱氢乙酸钠的,而他违规添加的同时还加量了,但是并不是说翻了多少倍,只是稍微的加了一些量,孩子就会出现这些症状,因此也证明了这个脱氢乙酸钠对人体有一些各种方面的影响。评论配图

因此可以说脱氢乙酸钠是一个隐性风险。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小心呢?

由于新版国标将于2025年2月8日实施,目前在售的食品中仍然还普遍添加脱氢乙酸钠。首先是你平常经常能碰到且吃得特别多的东西,比如面包糕点,这里面的话,脱氢乙酸钠含量是不少的,而且这个东西你能一次性能吃好多啊,食量大的人,小面包一次性能炫十几个,而像发酵的豆制品腌咸菜等,虽然里面也会有脱氢乙酸钠,但是你不会一次性吃上一斤啊!还有就是果蔬汁,凡是水分丰富的蛋白质丰富的这些都容易添加,还有中秋的月饼等。

那也有人问了,是不是带了脱氢乙酸钠就一口不能吃了?其实也不是,还是那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可以吃但得注意量,你知道了它确实是一个隐性风险的话,你就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吃的量,而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也尽量选择配料相对简单的食品来食用。
你吃的面包有脱氢乙酸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