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论文有错,“两弹”元勋彭桓武怎么做
- 中国科普博览
- 2024-10-11 04:54:14
【被指论文有错,“两弹”元勋彭桓武怎么做】1993年时,孙昌璞正在美国跟随杨振宁做博士后,研究的方向之一是量子耗散系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彭桓武1980年前后就研究过这个问题,可能是中国最早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
孙昌璞认真研读了彭桓武的论文,发现里面有一处错误。但他知道,彭桓武是位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博士后,能给这位大家“挑错儿”吗?
杨振宁说:“彭先生这个人非常直率,你有什么就跟他说什么。”孙昌璞便给彭桓武写了一封信,一五一十地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不久后,孙昌璞回国,作为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学术委员,也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届理论物理专款学术领导小组(彭桓武任组长)的成员,和彭桓武有了更多的接触。
彭桓武问他:“有个东北人给我写过一封信,指出我一篇文章中有个错误,是不是你呀?”
孙昌璞是辽宁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位于长春),留在那里工作。当他得知彭桓武出生于吉林长春后,便在信里“套近乎”,特意说自己是一个“东北人”,没成想到彭桓武记得特别清楚。
彭桓武对孙昌璞说,这篇文章的确是出错了,这里有自己的责任,也有审稿人的责任。“他们觉得我是个名人,给我审稿就不那么较真了。”
后来,彭桓武特地给孙昌璞写了一张便条,请他为自己量子力学方面的文章“把关”。
这一年彭桓武已经86岁高龄,写字时手会颤抖,但他还不忘在信的结尾,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道:“麻烦您,抱歉……”(中国科学报)中国科普博览
孙昌璞认真研读了彭桓武的论文,发现里面有一处错误。但他知道,彭桓武是位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博士后,能给这位大家“挑错儿”吗?
杨振宁说:“彭先生这个人非常直率,你有什么就跟他说什么。”孙昌璞便给彭桓武写了一封信,一五一十地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不久后,孙昌璞回国,作为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学术委员,也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届理论物理专款学术领导小组(彭桓武任组长)的成员,和彭桓武有了更多的接触。
彭桓武问他:“有个东北人给我写过一封信,指出我一篇文章中有个错误,是不是你呀?”
孙昌璞是辽宁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位于长春),留在那里工作。当他得知彭桓武出生于吉林长春后,便在信里“套近乎”,特意说自己是一个“东北人”,没成想到彭桓武记得特别清楚。
彭桓武对孙昌璞说,这篇文章的确是出错了,这里有自己的责任,也有审稿人的责任。“他们觉得我是个名人,给我审稿就不那么较真了。”
后来,彭桓武特地给孙昌璞写了一张便条,请他为自己量子力学方面的文章“把关”。
这一年彭桓武已经86岁高龄,写字时手会颤抖,但他还不忘在信的结尾,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道:“麻烦您,抱歉……”(中国科学报)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