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

  • 广百宋斋
  • 2025-01-22 19:10:20
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的存在,是探寻华夏文明起源和迁徙的核心证据之一。这两份星图展示了两项极其重大的古天文学信息——(1)十二次和二十八宿是黄道坐标;(2)牛宿一是划分十二次、二十八宿的“坐标原点”,是牛宿的起点、“星纪”(摩羯宫)的中点。

在我之前,中外学界从未认识到这两项重大信息。

中外学界一直以为二十八宿是赤道坐标,无一例外;中外学界从来不知道十二次(黄道十二宫)、二十八宿究竟如何划分,各次各宿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在何处——无知若此,居然还装模做样装腔作势地研究先秦天文学专题。

因此,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的存在,对中外考古学界的愚蠢无知和傲慢狂妄都是毁灭性碾压。
学界自己不懂,也以为“圈外人”更不可能懂。
偏偏世界上就我懂,我一看就懂,我现在要告诉广大读者,让广大读者都能懂,骗子们的末日就到了。

考古,不只是田野挖掘。考古,首先要做文献史料研究,还要做天文学研究。很不幸,我看得很清楚——所谓“古天文学领域”的“专家”,根本是些无所用心的混混。这些人如果稍微用点心,哪有我什么事。

古天文学专业人员,稍微用点心,就能从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看出大问题来——据此,不但夏商周断代工程全盘破产,“清华简”也粉碎性破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以《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为例,星图外圈是北天十二次、二十八宿的天文历法特征。
清人孙希旦对二十八宿、十二次讲得很明白——但古天文学专业人员可能从来不做文献研究,做了也看不懂——二十八宿的总宿度是365.25度,“日行一岁而周”,二十八宿不是黄道坐标是什么?

太阳在黄道上循行一周,就是一个“回归年”,年长365.25日;以二十八宿为“量天尺”计,太阳平均“日行一度”。二十八宿不是黄道坐标是什么?认定二十八宿是赤道坐标的混混们,完全是一群失心疯。

最严重的问题是,孙希旦挑明了“十二次”在某个“历元”时代的历法特征——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中气”,“子”对应冬至,冬至点正好在“玄枵中”;于是“丑”对应小雪,正好在“星纪中”。
正因为如此,这个“历元”时代的“明时者”就将“十二次”和十二地支方位严格对应起来,“自后虽运行无常,而其名不易焉”。

孙希旦的这番话,跟刘歆在《汉书·律历志》里描述的“十二次”的天文历法特征是一致的——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为中气)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
很明显,既然十二地支正位正好是“中气”,对着每一“次”的中点,那么每一“次”的起点理所当然是一个“节”。

由于“岁差”的存在——节气点不断西移——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为中气,这个历法特征只会属于某个特定的年代,也就是将“十二次”跟十二地支方位严格对应的“明时者”所在的年代。

好得很——《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完美展示了这个年代,每一“次”的起点正好是一个“节”,中点正好是“中气”,牛宿一正好对着“星纪中”,“丑”正位,是“中气”小雪点,黄经240°。
用高精度专业天文软件轻轻一查,这个“历元”时代是且仅是公元前2629年。

伶州鸠说,“十二次”体系是“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颛顼实施“十月历”,以阴历十月为阴历年的首月,以立冬为阳历年的起始,这是“正月建亥”。
大家看,“十二次”的首“次”是“星纪”,在《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上,“星纪”的起点是立冬,中点是小雪,这不是正好对应了颛顼的“十月历”。

以颛顼元年是公元前2629年为“定标”,根据文献史料记载的上古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在位期间重大天文历法特征等情况,可以顺利推证——

少昊元年公元前2711年
帝喾元年公元前2551年
帝尧元年公元前2477年
虞舜元年公元前2378年,12月25日“仲冬甲子,月次于毕”,之“中国”践帝位
禹夏元年公元前2325年

这些年代,大多可以分别单独用文献记载的天文历法特征推证,如“四仲中星”、“八风”等。于是铁证如山地证实了上古帝王的存在和王年断代的确切。
在这些伟大成果面前,我毫不掩饰对中外文史考古学界的彻底蔑视。
夏朝不存在?上古华夏是传说?
妄论的文盲们活在世界上只是浪费粮食。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重大问题——文献记载和《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充分表明,远在公元前2629年,华夏文明就有了高度精确的天文观测技术,这毫无疑问是当时地球上最高级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在当时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根本找不到影子。

考古学界完了。
百年考古完了。
不承认我的成果?
不承认我的成果,不单是证明了考古学界的无知,同时证明了考古学界的低劣——这是一群反智、反华、反人类的骗子,欺骗国家,欺骗人民,罪孽深重,必遭万世唾弃。
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苏州石刻《天文图》和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