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可以探测到外星人信号吗
- 瘦驼
- 2025-01-30 16:05:33
天眼可以探测到外星人信号吗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要寻找地外文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抓住一个外星人或者被外星人抓住。间接点的办法就是找到文明产物,外星飞船碎片,外星人化石什么的。然而这两种办法有一个巨大的bug,就是物质运动的速度与宇宙尺度比起来实在是太慢了,文明产物的数量与近乎真空的宇宙相比实在太少了。
于是最理性的寻找地外文明的方法就是寻找以光速传播的信号。干这个活儿的学科,叫射电天文学,就是拿天线收听宇宙信号的学问。
睁开在贵州平塘克度镇大窝凼的“天眼”,也就是FAST,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是目前地球上此类射电望远镜中最大的一个,差不多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的一口锅。图一是我在FAST最后一块反射面安装完成的那天,在大锅底下拍的视频。风吹过阵面的多孔铝板,发出了类似匈牙利先锋音乐家李盖蒂(Gyorgy Ligeti)的著名作品《安魂曲》的声音。那段音乐曾经被伟大的库布里克用在《2001太空奥德赛》里,就是黑色石碑出现的时候的配乐。
天眼目前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耳朵”之一,是的,把它叫“天耳”其实更准确些。自2016年落成之后,它已经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就,比如在快速射电暴(FRB)这种新发现的宇宙信号的研究方面。
当然,天眼什么都能听,每天获取的信号数据是海量的,这里面会不会凑巧有极其微弱的文明信号呢?万一我们听到半人马座阿尔法那边的卖假药的广播呢?
只要有多余的算力,可以做这方面的研究。
早在天眼之前,就有这么干的,现在还在做,并且我还参与过的大项目:SETI
SETI,是“寻找地外文明”,是哈佛、加州伯克利这些学校发起的一项分析射电望远镜中是否含有地外文明信息的项目。1999年5月17日SETI发起了SETI@home ,任何连上互联网的用户,只要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贡献自己计算机的闲置算力,处理SETI发来的数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尝试,全球超过500万参与者,在2013年的时候算力超过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超级计算机50倍。我就是这500万人中的一个。
2020年,SETI@home 项目关闭,最直接的原因是它的信号源---天眼之前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波多黎各阿雷西博305米直径球面射电望远镜(1963-2020)彻底塌了(图三 图四)。
阿雷西博望远镜的海量数据中,SETI只找到了几个“疑似”。对于SETI而言,它不止用阿雷西博听,1974年11月16日,康奈尔大学的一些科学家,包括著名的“德雷克方程”的创立者弗兰克·德雷克在内,设计了1679个字符的二进制编码,通过调频,用阿雷西博望远镜向25000光年外的M13球状星团发射了出去。如果那里有什么文明能接收到这段广播,然后用我们期待的方式解码并正确理解的话(图五),它们就该讨论“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了。
在《三体》里,这一切发生在“红岸基地”,在现实生活中,倒是有个“绿岸基地”,美国西弗吉尼亚绿岸(green bank)的100米直径全动式射电望远镜(图六 图七 图八)。绿岸望远镜2001年建成,大刘应该也是在那时候开始构思《三体》的。
1967年11月28日,24岁的剑桥大学研究生乔斯林·贝尔(Jocelyn Bell)在行星际闪烁阵列望远镜的嘈杂无序的白噪声中发现了一个每1.3373秒重复一次的脉冲信号。她将其命名为“小绿人一号”。很快,理性的分析取代了浪漫的假想。那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脉冲星。脉冲星是极端状态是人类日常生活所无法想象的。这揭开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新纪元。
到底有没有地外文明呢?前阵子有个调研,显示越是做天文学宇宙学的科学家,越倾向认为地外文明的存在。只是,它就隐藏在宇宙近乎平滑的背景噪声里,等待着我们的发现。
是真的。要寻找地外文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抓住一个外星人或者被外星人抓住。间接点的办法就是找到文明产物,外星飞船碎片,外星人化石什么的。然而这两种办法有一个巨大的bug,就是物质运动的速度与宇宙尺度比起来实在是太慢了,文明产物的数量与近乎真空的宇宙相比实在太少了。
于是最理性的寻找地外文明的方法就是寻找以光速传播的信号。干这个活儿的学科,叫射电天文学,就是拿天线收听宇宙信号的学问。
睁开在贵州平塘克度镇大窝凼的“天眼”,也就是FAST,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是目前地球上此类射电望远镜中最大的一个,差不多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的一口锅。图一是我在FAST最后一块反射面安装完成的那天,在大锅底下拍的视频。风吹过阵面的多孔铝板,发出了类似匈牙利先锋音乐家李盖蒂(Gyorgy Ligeti)的著名作品《安魂曲》的声音。那段音乐曾经被伟大的库布里克用在《2001太空奥德赛》里,就是黑色石碑出现的时候的配乐。
天眼目前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耳朵”之一,是的,把它叫“天耳”其实更准确些。自2016年落成之后,它已经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就,比如在快速射电暴(FRB)这种新发现的宇宙信号的研究方面。
当然,天眼什么都能听,每天获取的信号数据是海量的,这里面会不会凑巧有极其微弱的文明信号呢?万一我们听到半人马座阿尔法那边的卖假药的广播呢?
只要有多余的算力,可以做这方面的研究。
早在天眼之前,就有这么干的,现在还在做,并且我还参与过的大项目:SETI
SETI,是“寻找地外文明”,是哈佛、加州伯克利这些学校发起的一项分析射电望远镜中是否含有地外文明信息的项目。1999年5月17日SETI发起了SETI@home ,任何连上互联网的用户,只要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贡献自己计算机的闲置算力,处理SETI发来的数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尝试,全球超过500万参与者,在2013年的时候算力超过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超级计算机50倍。我就是这500万人中的一个。
2020年,SETI@home 项目关闭,最直接的原因是它的信号源---天眼之前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波多黎各阿雷西博305米直径球面射电望远镜(1963-2020)彻底塌了(图三 图四)。
阿雷西博望远镜的海量数据中,SETI只找到了几个“疑似”。对于SETI而言,它不止用阿雷西博听,1974年11月16日,康奈尔大学的一些科学家,包括著名的“德雷克方程”的创立者弗兰克·德雷克在内,设计了1679个字符的二进制编码,通过调频,用阿雷西博望远镜向25000光年外的M13球状星团发射了出去。如果那里有什么文明能接收到这段广播,然后用我们期待的方式解码并正确理解的话(图五),它们就该讨论“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了。
在《三体》里,这一切发生在“红岸基地”,在现实生活中,倒是有个“绿岸基地”,美国西弗吉尼亚绿岸(green bank)的100米直径全动式射电望远镜(图六 图七 图八)。绿岸望远镜2001年建成,大刘应该也是在那时候开始构思《三体》的。
1967年11月28日,24岁的剑桥大学研究生乔斯林·贝尔(Jocelyn Bell)在行星际闪烁阵列望远镜的嘈杂无序的白噪声中发现了一个每1.3373秒重复一次的脉冲信号。她将其命名为“小绿人一号”。很快,理性的分析取代了浪漫的假想。那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脉冲星。脉冲星是极端状态是人类日常生活所无法想象的。这揭开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新纪元。
到底有没有地外文明呢?前阵子有个调研,显示越是做天文学宇宙学的科学家,越倾向认为地外文明的存在。只是,它就隐藏在宇宙近乎平滑的背景噪声里,等待着我们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