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太重可能是隐性自恋#
- 生命时报
- 2025-05-02 15:10:12
【责任感太重可能是隐性自恋】责任感是一个褒义词,但凡事过犹不及,长期、过度的责任感,不仅会让人身心俱疲,还有可能阻碍个人发展。过度责任感背后的3种心理机制,可能让你不由自主地把责任一股脑儿地揽在自己身上:
①讨好型人格:害怕被拒绝或不被喜欢。这类人觉得“只有被别人需要,自己才有价值”。他们害怕冲突,害怕让别人失望,于是习惯性地“接盘”各种责任,哪怕自己早已不堪重负。
②隐性自恋:自己比别人更可靠、能干。这些人总觉得“这件事只有我能做,别人做一定会出问题”,因此在重要且繁杂的事情上,总认为自己得承担更多。合作过程中,隐性自恋的人一旦发现别人做事和自己的方式不同,就会紧张,因此总越界发号施令和指导他人。时间长了,他们可能会发现不但自己身心俱疲,身边还没有一个靠得住、替自己分担的人。
③自责:总觉得是自己的错。有些人从小被教育“要对别人负责”,使他们习惯性地把别人的问题归因到自己身上。比如父母在他们小时候老说“我们这么辛苦,都是因为你”,长期被调动的自责感和愧疚感,很容易导致即使事情和自己无关,也会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①讨好型人格:害怕被拒绝或不被喜欢。这类人觉得“只有被别人需要,自己才有价值”。他们害怕冲突,害怕让别人失望,于是习惯性地“接盘”各种责任,哪怕自己早已不堪重负。
②隐性自恋:自己比别人更可靠、能干。这些人总觉得“这件事只有我能做,别人做一定会出问题”,因此在重要且繁杂的事情上,总认为自己得承担更多。合作过程中,隐性自恋的人一旦发现别人做事和自己的方式不同,就会紧张,因此总越界发号施令和指导他人。时间长了,他们可能会发现不但自己身心俱疲,身边还没有一个靠得住、替自己分担的人。
③自责:总觉得是自己的错。有些人从小被教育“要对别人负责”,使他们习惯性地把别人的问题归因到自己身上。比如父母在他们小时候老说“我们这么辛苦,都是因为你”,长期被调动的自责感和愧疚感,很容易导致即使事情和自己无关,也会觉得是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