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 祖古颜班-嘎玛
- 2025-05-21 12:02:24
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一般解释为新陈代谢的作用,究其根源是因为身这个具象的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我们坚硬的骨骼等固体部分由地大组成;血液、口水等流动部分是由水大组成;进出身体一呼一吸的气体是由风大组成;身体的热感则是火大。当四大聚合时即是我们称为身体的构成,但当身体逐渐出现衰老迹象或是临命终时的衰败,也只有四大的逐步分解变化而已。
四大的聚合,构成了我们的根身,也就是身相的框架。 佛陀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形成的。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而生起大病乃至死亡,则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故佛经说:“四大本空。”
但是,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烦恼、快乐等等一切情绪的起起落落,又是因为五蕴的聚合。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复佛性也就是障蔽住佛性,而起诸烦恼。五蕴的含义为:
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例如:身体上的皮肤、肉骨、筋、血管等有形可见的,都是色蕴的积聚。
受——领纳,领受的意思:包括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想——是构想,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作种种想。有过去想、现在想、未来想。
行——释义为起诸造作,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行所表现的,也就是因为种种的起心动念、由此体现心念所造作的生住异灭的过程。
识——了别的意思,由心识了别所对的境界。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
四大是构成身体框架,也就是根身的元素,五蕴的聚合让四大聚合的身体,才有了精神意识层面的灵动,所以一个血肉之躯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是由于五蕴的和合作用。然而,生老病死,是因为四大由聚到散,人的思维活跃到出现一些思维迟缓等等,是因为五蕴的聚灭,同样,情绪的变化,喜怒无常等等也是缘聚缘灭的道理。那试问,何来的真实存在的“我”?
所以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佛陀也因此教导我们要如是观“无我”。四大和五蕴聚合成的,我们称呼为“我”的这个个体是不稳定的,也是不确定的,它不断的在变换和转化。每天我们都会发现身体的局部在发生变化,例如:头发和指甲的生长或脱落;牙齿变的更加松动;骨骼也在发生变化;身体的机能每天都感觉轻松或劳累交替;皮肤也变得更松弛等等——每样东西都在改变,无一不在变化中。
身体是这样、外界的一切都是这样、心念更是起伏不定、变化不定。我们的心并非自我或任何不变的实体,也不是真实的你、我、他。但是它可以运作任何想象乃至促使行为发生。它或许想到幸福、想到满足、想到占有、想到付出、想到挣脱、想到自我鼓励、想到自暴自弃、想到各类事情或状况等等,如此的不稳定却如此的多样。
每个轮回的个体都被这个遮蔽住了佛性的妄念之心,所不断欺骗,它像雾、像雨、又像风,让我们在苦乐之间摇摆。身体是变化的是不可控的,心念更是如此。从身心的变化中其实就是解释无常最好的例子,另一方面,心的攀缘和执着更是启动轮回的按钮。佛陀让我们认知无常的本质,指引我们从迷妄走向觉悟。他说这是适合所有人的修行之道。
四大的聚合,构成了我们的根身,也就是身相的框架。 佛陀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形成的。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而生起大病乃至死亡,则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故佛经说:“四大本空。”
但是,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烦恼、快乐等等一切情绪的起起落落,又是因为五蕴的聚合。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复佛性也就是障蔽住佛性,而起诸烦恼。五蕴的含义为:
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例如:身体上的皮肤、肉骨、筋、血管等有形可见的,都是色蕴的积聚。
受——领纳,领受的意思:包括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想——是构想,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作种种想。有过去想、现在想、未来想。
行——释义为起诸造作,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行所表现的,也就是因为种种的起心动念、由此体现心念所造作的生住异灭的过程。
识——了别的意思,由心识了别所对的境界。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
四大是构成身体框架,也就是根身的元素,五蕴的聚合让四大聚合的身体,才有了精神意识层面的灵动,所以一个血肉之躯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是由于五蕴的和合作用。然而,生老病死,是因为四大由聚到散,人的思维活跃到出现一些思维迟缓等等,是因为五蕴的聚灭,同样,情绪的变化,喜怒无常等等也是缘聚缘灭的道理。那试问,何来的真实存在的“我”?
所以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佛陀也因此教导我们要如是观“无我”。四大和五蕴聚合成的,我们称呼为“我”的这个个体是不稳定的,也是不确定的,它不断的在变换和转化。每天我们都会发现身体的局部在发生变化,例如:头发和指甲的生长或脱落;牙齿变的更加松动;骨骼也在发生变化;身体的机能每天都感觉轻松或劳累交替;皮肤也变得更松弛等等——每样东西都在改变,无一不在变化中。
身体是这样、外界的一切都是这样、心念更是起伏不定、变化不定。我们的心并非自我或任何不变的实体,也不是真实的你、我、他。但是它可以运作任何想象乃至促使行为发生。它或许想到幸福、想到满足、想到占有、想到付出、想到挣脱、想到自我鼓励、想到自暴自弃、想到各类事情或状况等等,如此的不稳定却如此的多样。
每个轮回的个体都被这个遮蔽住了佛性的妄念之心,所不断欺骗,它像雾、像雨、又像风,让我们在苦乐之间摇摆。身体是变化的是不可控的,心念更是如此。从身心的变化中其实就是解释无常最好的例子,另一方面,心的攀缘和执着更是启动轮回的按钮。佛陀让我们认知无常的本质,指引我们从迷妄走向觉悟。他说这是适合所有人的修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