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芭《红楼梦》编导思维非常陈旧...

  • 二舅妈的茶泡饭
  • 2023-02-11 17:19:24
中芭《红楼梦》

编导思维非常陈旧,无法摆脱国内大部分舞剧执着于叙事的定式。独舞双人舞的编排毫无特点;群舞要么团体操要么乱作一团,有些调度编排更是似曾相识。

女群舞三次出场:
序幕女群舞首次登场我还略略惊艳于纱裙飘飘吉赛尔再现。

第二次,葬花一段原本极浪漫的场景,却是毫无想象力的呈现,以女群舞演绎花瓣,但整齐划一。既然要以漫天飞花作为黛玉情感的外化,那么黛玉这样一个极丰富极细腻极婉转的女子,内心世界怎会是这样的单调无趣,呆板沉闷。再加上纱裙上提的穿法,哪还是翩翩落英,分明是扑棱蛾子上课间操。

宝玉大婚黛玉焚稿,女群舞再次上场,这次配上了水袖。黛玉悲痛欲绝,群舞水袖齐刷刷飞向天际,脑中即刻闪现窦娥冤…跳着跳着一排排窦娥开始献哈达……这样对戏曲的借鉴实在过于幼稚。

宝黛这条线选择读西厢诉和题帕作为两次情感升华来表现,同样采用了宝黛与神瑛绛珠对照、同样为双人舞然后交换舞伴双人舞,重复无趣的表达,且暴露编导对原著的文学解读恐怕也就是入门级。与场刊上团长寄语的“人文哲思”四字实在相差太远了。

大婚一场,洞房内新娘替换的处理着实滑稽,恍惚中以为是魔术大变活人……哭笑不得。

音乐并未留下深刻印象。

舞美强调了“阅读”作为文学性的体现,这在同一位设计师为话剧《红楼梦》所做设计中也有类似表达。值得一提的优点是舞美装置对空间的划分,为表演提供了极丰富的可能性,对表演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导演对舞美的运用和理解很浅薄,使得舞美装置也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灯光是很常规的表现,充分配合舞美装置,缺乏具有介质属性的表达。但面对强势的舞美装置目前的呈现或许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服装奇差,与舞美装置根本不在同一表达体系内,毫无审美,更谈不上格调意蕴了。

演员的表演也不走心,就是摆动作跳调度而已。

场刊上导演说要谈情,可这整整一晚,台上台下怕是无一人动情。

@帝都戏剧bot @舞剧bot 感谢 北京·天桥剧场
中芭《红楼梦》编导思维非常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