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今日听碟#那天和翟翊老师聊起关于...
爱地人
2021-11-21
0
首页
>
数码
今日听碟
那天和翟翊老师聊起关于艾敬的话题,然后涉入到一个灵魂拷问的领域,即艾敬第一张正式专辑《我的1997》,究竟有没有港版?
我们彼此复盘了一下,好像在早期的版本中,还真没有香港版的《我的1997》,直到2018年“新世纪”再版了艾敬在“大地唱片”时期的两张专辑,才终于出现了港版的《我的1997》。
《我的1997》最常见的还是台湾地区的“魔岩唱片”版,当时还输入到了日本,有了白色侧标版、红色侧标版,以及红白双侧标版本,和稍后窦唯的《黑梦》属于一个操作。而其它三寸、见本、单曲等等版本,就是翟老师这种大神的领域,我就不参与了。
除此之外,我记得《我的1997》还有韩国版,不过我自己最早只收了一个内地版,反倒是这个“上海音像出版社”的内地CD版,后来在市面上很难看见。
不过,虽然是内地版本,但这张CD无论是纸张印刷还是压碟,明显都是海外加工,所以品质还是相当可以的。尤其是那个铜版纸质感,比起“新世纪”的再版,可是好太多了。
而当时买这张专辑的磁带时,其实也是第一次看到“上海音像出版社”这个公司。注意,不是那个大象标的“上海音像公司”,而是“上海音像出版社”,在引进版大潮的时代,和“中唱上海”、“上海声像”及“上海音像公司”相比,“上海音像出版社”倒真是属于“小众”厂牌了,我印象中只有陈百强等少数几盘磁带,是这家公司引进的。
所以,回到《我的1997》这张专辑,作为一张有着香港主题的专辑,而“大地唱片”还是作为一家当时标准的港资企业,竟然最后没有在香港地区发行,也是挺诡异的事情。
关于这张专辑,我大概是在1991年,先是在电视上看到了《我的1997》的MV,当时还是惊为天人的。因为那时候内地的流行乐,整体上还没完全摆脱晚会音乐和“西北风”的时代特点。
而开风气之先的“岭南流行乐”,在“新时代”、“太平洋影音”等公司的带动下,再加上北派苏越老师引入的港台地区偶像包装体系,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但整体还是拾人牙慧,是对港台地区商业操作及内容本身的全盘模仿。
但艾敬的这首《我的1997》,以及之后的整张专辑,好就好在“大地唱片”作为一家港资企业,既有当时香港完整的成熟商业体系引入,但刘卓辉在音乐审美上的掌控,又让音乐创作和制作层面,尽可能保留了民谣和摇滚乐的原味。
所以,艾敬的整张专辑的幕后,其实都是像陈劲、艾迪、张永光、王迪、张卫宁、刘元、臧天朔这些内地摇滚老炮参与,甚至还有同期签约“大地唱片”并差不多录完专辑的何勇,担任热瓦普的演奏。就连录音师之一的陈庆,也就是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录音师。而另一位李奥德,则是“大地唱片”的御用录音师,后来还录了陈劲、常宽等歌手的专辑。
因为李明道这样的美术指导,还有香港EMI录音棚这样的海外资源,所以《我的1997》同比同时代的大陆专辑,真是洋气了不少。当然,最重要的则是它的音乐内核,却依然还是大陆的。
同名主题曲《我的1997》,至今听到都是回归前此类主题最好的作品。整首作品在结构上虽然是现代的叙事民谣,但却又融入了戏曲唱腔,一东一西融合毫无PS痕迹。
在创作和表达上,这首歌曲也突破了同时期那种港台流行歌曲的框架,既质朴又真实,而且非常的开阔和自由。
《我的1997》这首歌至今听来,还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梗、记忆梗。比如“他可以来沈阳,我不能去香港”,比如“给我盖上大红章”,比如“王昆领导下的东方”,还比如歌里提到的“八佰伴”和“红磡体育馆”等等,其中有些已经消散在了历史记忆里,而有些也正随着时代老去,但它们却都无一例外的记录了八十年代普通大陆人对于香港的很多东西,也是最真实的时代记忆。
专辑在编曲上,整体是以民谣摇滚为主,录音的处理特别猛,以至于非常突出吉他和鼓的部分,几乎和人声的份量相同。
作品中,“宝贝兄弟”兄弟的贝司手陈劲,献上了《你的军装》、《我要回家》、《离家的时候》和《爱人,你住在那里》等作品,这也成为他“交换”成为“大地唱片”签约歌手的资本,于是有了后来的《红头绳》专辑。
而另一位“宝贝兄弟”的吉他手张卫宁,则是《那年冬天》的作曲,他两年后还制作了一张内摇的神专——郑钧的《赤裸裸》。除此之外,三宝写了《长夜不停的电话》,而ADO乐队吉他手艾迪也写了《请你稍稍温柔》,在当时真的是内摇的顶配创作阵容了。
专辑的制作人是黄小茂和刘卓辉,黄小茂也负责了部分歌词的创作和改写,编曲则由王迪和艾迪担任。而黄小茂和王迪,也是改开之后内地流行音乐,真正意义上最早的一批制作人。
专辑还有一首侯牧人作曲、陈哲填词的《流浪的燕子》,算是那个时代的“公唱曲”,即像“西北风”时代的很多作品一样,很多歌手都唱过,比如胡月等等。但因为录制在了这张专辑里,这首歌曲到了现在再回忆起来,艾敬也就成了原唱,但我印象中艾敬肯定不是原唱,不知道首唱这首歌的,究竟是谁?
而这首歌曲开始的那段合成器音色,是已故音乐人臧天朔演奏的,也特别容易让人想起齐秦的那首《狼》,都是很有时代感的音色。
再回到“新世纪”的再版。“新世纪”在2018年先是发了《我的1997》和《艳粉街的故事》两张专辑的Mini LP版本,之后又紧接着出了普通盒装的版本。
而最近随着“乐坛宝典”这个系列,“新世纪”也把这两张专辑打包进行了2 in 1,来了一个“新世纪”版的“经典礼赞”。个人还是比较推荐这个套装的,两张唱片才120,而且里面的两张还有单独的塑封,文案内页都没缩水。
不过,其中有些细节可以注意一下,即这两张专辑都没有了“大地唱片”的标识,而改成了Zoom,即刘卓辉后来离开“大地唱片”后设立的“字母唱片”厂牌,这么看起来这两张唱片的版权,都在辉哥手里。
而“新世纪”版这次是把之前内地版的写真的歌词页合在了一起,但那个老年人版的大字体,看起来更有种早期大陆版的感觉,排版上有点不高级。与此同时,在版权页里,还保留了“出版发行:上海音像出版社”这样的信息,也是真的“复刻”到底了……
最后比较遗憾的是,拆封了另一张《艳粉街的故事》,结果和日版、台版一样,乐手名字都是打包罗列,而不像最早内地磁带版那样,单独为每首歌曲列出乐手。
1997早就过去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去香港?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Redmi Note 11T 5G 官宣:将于...
下一篇
OnePlus10Pro的渲染图被做出来了…...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