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兄妹综艺

  • 晏凌羊
  • 2025-03-23 11:36:36
偶然刷到恋爱兄妹综艺里花花声泪俱下读的一封信,内容与多胎家庭里父母的重男轻女观念有关。面对这个话题,我真是不吐不快,就写一篇长文吧。

(一)

之前刷到一个短视频,内容说的是贵州某地的一对夫妇,晒出了自己的10个子女,其中有九个是女儿,只有一个是儿子,而且这个儿子年级最小,才两岁。

他们自称这是为了实现“十全十美”,但这个家庭的画面却让我看了不是滋味,因为我认为这个多胎家庭的重男轻女问题表现得简直不要太明显。

可以看得出来,妈妈的肚子在结婚后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直处于连续生育的状态。而且,看家居环境,孩子太多了以后,这个家庭并不富裕。

姐姐们穿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衣服,妈妈介绍了自己十个孩子,但只有在介绍到最小的儿子时才露出满脸自豪的表情。

明明是为了追生一个男孩,才生了那么多胎,何必说是为了追求十全十美呢?夫妻俩唯一比那些“为了生儿子堕女胎”的家庭文明一点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堕女胎”而已。

江苏也有一个家庭有九个女儿。这九个姐妹的名字,都带着一个“娣”字,分别叫招娣、盼娣、念娣……最后一个生出来还是女儿,干脆取名叫“仇娣”。大姐和最小的妹妹,年龄相差足足20岁。

虽然她们解释说自己一家过得蛮幸福,但照片中的老头子明显不高兴啊。在我看来,幸福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弟弟吧?不然,这样的家庭很有可能会重蹈我外公外婆家的覆辙(我外公外婆生了五个女儿、一个儿子,结果这个儿子成了败家子,把外公辛苦半生建设起来的好大一份家业败了个精光,他们家现在已是村里的贫困户)。

中国的父母喜欢叫孩子“讨债鬼”,这是比较亲昵的称呼,但往往那些从小被溺爱着长大的儿子,最后真会成为“讨债鬼”。

被溺爱着长大的儿子,成年后变得独立自强的可能性极低,父母要一生为他辛劳,甚至还得接过他结婚生子后扔过来的下一代,承担起养育孙子孙女做牛做马的义务。

千百年来,无数案例已经证明被父母溺爱的儿子大概率上会让他们失望甚至绝望,但他们还是认为:没有儿子,自己就没有后代,自己的人生就不完整。

在某社交平台上,我看过最极端的言论,是一个妈妈发出来的。

这位妈妈为了生儿子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程度,她已经生了两个女儿,现在怀了第三胎,说如果查出来还是女儿的话,就打掉。她甚至表示:我怕不在乎儿子的品行,哪怕儿子对自己不好,也仍旧要生儿子。

看到这种言论,我目瞪口呆。也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压迫,她们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但我敢保证:这类女性大部分也是重男轻女的受害者。只可惜,深受这套思想观念压迫的她们,非但没有保护女儿,反而要让自己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新上演一遍,形成了迫害者。

要我说,这是源自骨子里的男根崇拜。一旦有了这种情结,他们的脑子再也清楚不了了。

(二)

也有一些多胎家庭中的重男轻女,表现得很隐晦。

比如,父母认为女孩是柔弱的、需要人保护和照顾的、不能为自我负责的。所以,哥哥得保护和照顾妹妹,哥哥得为妹妹犯的错负责,因为妹妹没法照顾自己、没法为自己的事负责。

他们不相信女儿也有自我承担能力,不相信女儿也可以顶天立地,才要特别给关照。可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可能会让男孩觉得“女人天生很麻烦”“是男人的累赘”,因为她们总是不懂得照顾自己;可能同时也会让女孩觉得,女人天生该被男人照顾呵护,女人何苦让自己拼得那么累,长大以后找个男人照顾自己就行了嘛。

这种教育看起来是没问题,但实际上是很危险的。

无独有偶。在电视剧《摩天大楼》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茉莉的父亲在建筑设计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林大森是他的学生。

作为设计师,林大森其实并没有什么天赋,也没有太多的创意,可是,李茉莉的父亲却依旧把出国留学深造、开办建筑设计事务所等机会留给林大森。

在李茉莉的爸爸看来,在设计这个领域,男人更容易成功。也就是这样,他愿意花时间、精力以及人脉资源去提携女婿,助女婿成功。对女儿,则只有一个要求:早点结婚生子,好好做你的”人间富贵花”。

这种“提携女婿”的做法,在老派岳父中,非常常见。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女儿奴”,亲手给女儿培养“饭票”,骨子里却非常“重男轻女”。他们把女婿当成半个儿子,并大力提携他,不一定是为了女儿着想,很有可能只是为了弥补自己“没能生出儿子”的遗憾,进而把对“儿子”的情感,转嫁到女婿身上去了。

而如你所知,提携女婿的回报,比直接提携女儿要低多了。

君不见众多企业家、官员靠着岳父母的关系上位、创业成功,最后却上演恩将仇报的故事。届时,女婿的羽翼已经丰满,而岳父母却已经垂垂老矣,自己的女儿被欺负,也可能完全拿女婿没办法了。

如果他们当初把提携女婿的功夫,都拿来提携女儿呢?女儿恩将仇报的可能是非常小的。

女儿若是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即使真的遭遇婚姻问题,也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所以,有一种“女儿奴”爸爸,看起来的确很宠爱女儿,但他们真的尊重女性么?未必的。

(三)

我曾经认识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凤凰男。
 
他们家五个孩子,他是唯一的男丁,几个姐姐、妹妹早就辍学了。
 
他姐姐出嫁之后,因为没能生儿子,在婆家地位非常低,最后她老公找了小三生了儿子,她选择忍气吞声,眼睁睁地看着私生子的名字被记入族谱,而她生的女儿连祠堂都不能进。
 
我问他:“现在,家族中很多事你也有话语权了,你是希望维持家族中重男轻女的现状,还是希望家族文化能往男女平等的方向转变一点点?”
 
令我大跌眼镜的是,他居然回答:“我希望能保持原状,女性在这个社会上终究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我姐姐过成那样子,显然她也是有问题的。”
 
当然,他是“延续香火”理论的忠实拥趸者。

他的前妻一被查出有卵巢癌,他立马离了婚,一是担心前妻生不了孩子,二是觉得前妻看病需要花钱,是个累赘。
 
我觉得他已经不是蠢,而是坏,彻彻底底的坏。

他不是没有良心,而是没有心。
 
其实,站在男性的角度来看,理解“重男轻女”对他们也有很大害处这一点,这很难吗?
 
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对男性的伤害也挺大。
 
如果女性没有平等的就业、参政以及社会参与的机会,所以社会就把很多责任——例如买房、买车、挣钱养家等强加在男性的身上。
 
这就使得男人一个人肩负着决定全家物质生活水平的重担,使得女性在择偶时更看重男性的养家能力。
 
男人的娶妻成本会变高,生活压力会变大。若是女性在社会、家庭中都没什么地位,那么她们参与教育出来的后代,综合素质、思想层次也高不到哪里去。
 
两性间的不平等,会使得婚姻彻底沦为一个需求的结合体,爱情变得无足轻重,男人进一步物化为“赚钱工具”,女人进一步被物化为“生育工具”或其他工具。
 
这样的家庭,真的幸福吗?
 
好在,随着女性平等意识的提高,重男轻女的男人和家庭逐渐变得没了市场。

不重男轻女的家庭和男人,懂得尊重女性的价值,懂得平等待人,懂得公平对待双方父母,更容易建立公平、互助、幸福、友爱的家庭关系。
 
而重男轻女的家庭呢?谁嫁谁倒霉。 
 
在西方社会工业化进程前,同样也存在“重男轻女”的土壤,直到现代医疗保险和老年保险全面建立后,亲子关系就变成接力性关系,女性的地位才慢慢提高。
 
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
 
如果我们继续推进农村城镇化,落实优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对女性的歧视减轻,整个社会“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重男轻女”可能就会慢慢消失。
 
至于经济条件上去了但“重男轻女”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家庭,我估计真的只能“绝后”了,因为正常一点的女孩子不会愿意跟这样的家庭联姻。
 
关于这一点,我的农民父亲有这样一番精彩言论:“几十年之后,谁还记得你姓甚名谁。所谓的姓氏、香火有那么重要么?世界每天都在变,每个人在这个宇宙中渺小如尘,这帮人也未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女人们面对这种“重男轻女”的男人和家庭怎么办呢?最好是团结起来,从一开始就不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直接出局,不给他们祸害你和孩子的机会。
恋爱兄妹综艺恋爱兄妹综艺恋爱兄妹综艺